苏晓闹心的丢开毛笔,摊在椅子上长叹,“唉,我好难。”

哪吒的价值观毕竟与儒家制定的统治基石相悖,最近茶馆来了不少山羊胡子,个个摇头晃脑一脸痛心疾首,要求苏晓改邪归正,令哪吒重归忠臣孝子门下。

对此,苏晓内心不着痕迹的翻个白眼:呸!

不就是哪吒的故事动摇了儒家君臣父子论嘛,居然紧张成这样。苏晓一脸鄙夷。

其实不怪老儒生们大惊小怪。一旦君臣父子论被推翻,下一步被动摇的就是皇帝的合法统治地位,紧接着被掀翻的就是这帮官老爷、士大夫。事关性命,他们怎能不急?

苏晓这里忽略了正神的威慑,如果故事里的主人翁不是三坛海会大神,这帮老儒生们绝不会如此惊惶。正因为男主角叫哪吒,这帮儒教子弟才分外担心。

万一神权认为被皇权压制太久,打算自己加冕怎么办?

决不能给敌人可趁之机!

苏晓不想被一帮拄着拐杖的老年人碰瓷,遂将说书改为隔日一次。剧情也像脱肛野马一样,飞奔到苏妲己色.诱伯邑考一节。

这算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段子,不过苏晓自认大庭广众不能高速驾驶,索性拉来宫斗里青梅竹马再相会的狗血梗,给两位俊男美女加了一段戏。

只能说大部分古人写言情的文笔都弱爆了,感情戏不足以挑动读者哭了又哭,哭声绕梁三月不绝。

苏晓只是对古早狗血梗稍加渲染,台下听众就捂着心脏泪眼汪汪。等她水过老学究们拄着拐杖打差评的时段,心狠手辣苏先生再次登场,举起大刀向温柔美男伯邑考砍去。

再三被人用同一种手法撩拨,神仙都不能忍。听得伯邑考的下场比前面任何一位好人都惨,听众们纷纷掀桌起义,发誓要给苏晓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