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东京发生骇人听闻的爆炸挟持案件,犯罪分子狮子大开口要十亿日元赎金,不然就炸毁两栋位于闹市区的高层公寓。
当时警视厅出动的爆zha牛勿处理组精英,正是萩原研二和松田阵平。
那天正是浅间弥祢作为特别顾问,指导公安警察试用稚产灵收集犯罪分子思维残留信号的第一天。
稚产灵初战告捷,不仅锁定了第一个爆炸犯的位置,还挖掘出该案件存在的同案犯。可惜听说爆zha牛勿处理组的精英之一违规操作,不仅试图在现场脱下防护服,还没有及时将爆炸物转移入防爆球送走排爆。
若不是防护工作不错,违规操作的精英见势不妙,直接扑上去扣死了防爆球的卡扣,爆炸还会造成更多损失。
后来听说爆炸现场无一伤亡,于是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媒体都在大肆渲染“奇迹时刻”。
“你们好。”浅间弥祢将视线转向萩原研二,“我当年没做过什么,不必将所谓恩情挂在心上。”
萩原研二诚恳地向浅间弥祢道谢:“若不是您发明的稚产灵探测仪和排爆服,我当年根本没可能活下来,当然要记挂您的恩情。可惜那次爆炸后我在医院休养了很久,后来被压在交通科忙碌,一直没来得及当面向您致谢。”
防爆服?浅间弥祢迷茫:“我做过排爆服?”
两个警官对视一眼。
萩原研二熟练的报出一串数据,“这是您当年提供给爆zha牛勿处理组的初版排爆服的数据,还有印象嘛?”
浅间弥祢眨眨眼。
前面报的还是常规数据指标,如面罩可视范围、阻燃性、抗静电、头部脊柱防护等等,从中间开始,数据指标的既视感就开始变强,柔性缓冲?防爆?减震?降速?等听到最后,她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