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会易卓,还不能启程回易家村探亲,恩荣宴过后,易卓还有其所有的新科进士们都还有一大堆的流程要跑呢。
三月二十九,四爷,于午门前赐状元易卓,六品朝冠、朝衣、补服、带、靴等物。
还赐给其他进士每人银五两,表里衣料各一份,这是让其他进士自己去做官服,朝廷上就不管官服的事儿了。
三月三十,身为状元的易卓率领诸进士上表谢恩。
四月初一,易卓率诸进士到国子监附近的孔庙行释褐礼,易顶服。
同时,由礼部奏请,请工部给建碑银一百两,交国子监来立题名石碑。
最后一项是让所有的新科进士欣喜若狂的,因为只要石碑一立,他们的名字就可以永远留在这里,与日夜同辉,在某种意义上,这也算得上是青史留名了。
这一连串的流程走完,易卓才算松了一口气。
暗地里易卓忍不住吐槽,甭管古代现代,也不管是什么场合,总是能讲排场就讲排场的。
易安就问:“爹,事情这是算处理好了吗?咱能回老家了吗?”
别看易安之前在确定自己中了秀才之后,就赶忙往京城跑其他的啥都没管,就怕错过易卓的状元游街,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想念易家村。
在易家村生活了十几年,怎么可能说忘就忘。
再者说,家里还有他娘的坟呢。
他们现在远在京城,也没法子回家扫墓了,虽然知道易信他们肯定会去看看,但怎么比得上他们回去啊?
易安私下就琢磨着,他爹现在中了状元,总得要续娶的,正好回去提前跟他娘说一声吧。
易卓可不知道自家大儿子在暗地里嘀咕啥,笑了笑说道:“还不行呢?明儿我得去翰林苑,报到,然后再请假才能回去!”
“好复杂啊,”易康,撇撇嘴。
易卓拍拍易康的肩膀说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嘛,都是这样的!”
说到易卓准备去翰林苑报道,闻进便跑了过来。
易卓就笑道:“秀达来了,今儿上午你急急忙忙回去干什么啦?”
闻进哈哈笑道:“小舅,可是好事啊,我爹升官了,晋升了翰林院大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
易卓闻言又惊又喜,说道:“二姐夫升职了?这可是大喜事,不过……”官职怎么那么怪?
翰林院大学士听着很厉害,却只是一个从一品的虚衔,翰林院侍讲学士则是真正的实权,两个一起有点怪了!
闻进嘻嘻一笑说道:“还能为啥?我估计四哥是准备让我爹在翰林苑给你撑腰来着!”
易卓哑然失笑。
闻进说的蛮有道理的,要不是为了自己撑腰,四爷干嘛给闻瀚一个翰林院大学士的虚闲啊?
易卓笑呵呵的说道:“那看来以后我能在翰林苑横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