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机灵得很,赶忙就过来招呼,狗腿地给闫安拿椅子端水,“安姐姐,你怎么来我家了,是要换什么东西嘛?”要不然应该不至于提一只野鸡进他家门。
农村人换东西是很正常的事儿,今日借你家一碗面,明日还你一捧米,只要双方同意,以物换物就是最好的方式。尤其他们也没什么钱,自产自销的情况下,自然是以物换物更为方便些。
不过豆丁还是有些疑惑的,毕竟闫安甚少来他家,平时都是他去知青院那边。要知道村里的知青跟村民之间总是有些隔阂,城里人跟他们的不同体现在方方面面,他们虽然都还是年轻人,但是跟这个地方格格不入。
尤其是闫安。
豆丁跟其他知青不熟,接触闫安的这段时间里就觉得她合该是在家养尊处优的大小姐,身上处处都体现出家世过人的痕迹。即使如今跟着大家一起在地里头忙活,可她跟自己也是不同的,跟村里的那些女孩儿们也都不同。
换东西这事儿,真不需要闫安绕了大半个村子,从知青院到他家来。想到这儿,他忍不住有些期待,眼巴巴地看着闫安。刚刚过了农忙时节,肉是吃到了,可开了荤之后就更馋了,尤其是豆丁这么大的孩子。
闫安也没管这小屁孩儿,她直奔主题,将野鸡放下后跟荷花婶说道:“婶子,这鸡是谢礼,不管最后成不成,都是您的。”说完,又掏出来五块钱,“若是大头爷爷同意的话,这钱您就替我给他。”
这也算是她表现自己诚意的一种方式吧,尽管存款似乎已经告急,可上山一趟就收获满满的闫安还是有底气的。
说完正事儿,眼看天色也晚了,她摸了摸豆丁的头就往外走了。她脚步飞快,荷花婶稍稍犹豫了一下,一回神发现人都不见了。
“哎呀,这孩子可真是个急性子,我可还没跟她细说呢。”她看着手上的钱和地上的野鸡,吩咐豆丁道:“等会儿你奶回来了就让她把鸡杀了晚上吃,你老实呆在家里收拾好这些东西,要不然晚上就别吃肉了!”
说罢就往隔壁去了。
闫安给的价钱是非常优渥的,李大头倒是有心想要再减减,不过被荷花婶制止了,“大头叔,五块钱是闫知青自己提的,应该是能够负担得起。左右日后就住一起了,其它方面多照顾着些就是了。她一个姑娘家家,离家这么远也是不容易的。”
反正李大头夫妻俩的年纪也大了,在村里的信誉还是很好很好的,照顾些也不怕人说闲话。说起来李大头的辈分可是比村长的爹还要高呢,荷花婶觉得钱不用少,只要能保证闫安不被李爱民欺负了去就更好了。
既然这是荷花婶一手促成的,在李大头点头之后,她又吩咐自家男人明天过去搭把手,帮着李大头将两间厢房收拾出来。到底吃了人家一只鸡呢,还不得出点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