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两个孩子消失在视野里,闫安才转身回厨房去,准备给自己煮个面。
其实按说闫安刚到不久,分到的东西并不多。可村里也不能眼看着她饿死,加上秋收的时候表现还不错,除了分拨给她的口粮之外,其他东西也多多少少都凭着她的那些工分给了一些。
于是这一次她搬家之后,村里头组织各式各样的冬储时,村长还特意让支书把分给她的东西单独出来,让村里一个小伙子给送了去。反正每年他都会给村里的孤寡安排送到家服务,李大头就是其中一户,闫安算是顺带罢了。
闫安算是幸运的,李大头当年给儿子们各置办了一套家具,居家的东西自然也是备下了。这一次她住进来,就把家里用旧了的锅碗瓢盆一起租给了她,也没有再加钱。要不然的话,估计在攒到工业券买锅之前,她都只能吃干粮了。
既然很多都有现成的,闫安也不纠结是二手还是新的了,将就着用,准备等过完这个冬天再做打算。而如今更重要的是过冬的准备,粮食、棉被、柴火等等等等,都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大事。
一天的时间能做的不多,她将里里外外打扫了一边,列出清单将需要准备的东西按照紧急程度排序。下午趁着太阳还没落山,带着为数不多的糖和梨去拜访了邻居们以及在她搬家时给与过帮助的人。
之后她的日子就正式进入正轨。
秋收完事儿了,可事儿还有很多,大家上工时间调整为半日,下晌就自由安排。闫安趁着天气还未转冷常常上山,主要就是砍柴,将柴火堆在厨房边的空地上,愣是堆到了窗沿下,足够她用一整个冬日。
而每次上山她都会顺带采草药,带回去放在院子炮制晾晒,越攒越多。甚至还托豆丁的爹帮忙做了个木头架子,用淘换回来的箩放着。
之后为了冬日能方便些,她又偷偷在山上试验闷碳,好几次都险些出事儿,可好歹是叫她整了明白。接下来,一筐筐往厨房偷偷地运,不敢叫人知道。深山里,根本也没人察觉到她的行为。
偶尔闫安也会独自溜去那个湿润的小山谷里,耕作,播种,将那一块地都利用起来。
当然了,因为村里人大多数是一起活动,她也常常被迫加入大部队,速度堪忧。要不是她跟大家不熟,可能时间都得被占着。
很快她就攒下了不少的药草,还有少量熏干的腊鸡和腊肉。这是她寻着机会逮到的一只落单的小野猪,请李大头帮着处理的。杀猪的活儿她不会,但李大头是能手,小猪还未长大,肉没什么檀腥味,除了送给李大头和荷花婶的那部分,剩余的都做成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