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因为闫安会挣钱且能干的缘故,好些村人都想撮合她跟自己的孩子。虽说她的武力值是高了些,让人心生害怕,可反过来也是保障啊。老人们想法显然更成熟功利一些,利弊一综合分析,大家都知道怎么选。
“等会儿跟我一起去一趟收购处,上回我们找到的那根参处理好了,正好换成钱分了。”闫安小声凑到杨佳贺耳边小声嘀咕道,声音控制得刚刚好,即使是站在边上的夏岚也听不到她说什么,“也别叫陈用和夏岚了,我看他们好些有点什么,让他们俩一起多处处吧。”
要不是夏岚昨天不警惕,稍微露了些,她还真不知道这傻姑娘居然看上了陈用。她倒是没察觉出来陈用是个什么意思,既然知道闺蜜有这个心思,那她当然得成全啊。
出手帮一把是不可能的了,在不确定陈用心思的前提下,她只能说是稍稍给他们创造机会。至于夏岚能不能抓住,那就只能看她自己的把握了。
杨佳贺点点头,对这件事并不是很上心,他小心护着闫安,生怕她被挤到。他们身下是米袋子,一同去镇上的除了知青之外,还有几个村民,大家心情都不错。
知道这些知青是要去报名,大家就考大学这件事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村里头读书的人不多,但也有几个适龄的,农村人对于这些未知的事情总是好奇加恐惧,这会儿找到了能问的人,自然抓着不放。
除了能选的大学之外,专业方面他们是不关心的,只是关心读书的时候花钱多不多,读完了以后能做什么。
大多数是杏花村的人,闫安不太熟,都交给陈用去解释了。杨佳贺稍微补充了几句,好歹是让他们弄明白了,高考到底意味着什么。
“考上了能进城?”
“读书的时候学校会发补贴?”
“毕业会安排工作?”
……
坐在车头上面的遮阳棚上的老农发出了感慨,“看来还真的是得读书啊,上回不是说要办学校,也不知道能不能成。”他家的孙儿也到年纪了,如果真的天赋好,能读得进去书,再难也得供。
如果真的能供出来一个,相当于就给全家人提供了一条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