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没有走远,行程也不快,就在方圆百里的地界慢悠悠的转圈子,贾瑛和龙承沛的婚事就在不久以后,他们走远了怕到时候来不及赶回来参加两人的婚礼。
龙承沛和贾瑛的婚礼时间很快就到了。贾赦夫妻依依不舍的把贾瑛交到了神采奕奕满面春风的龙承沛手中。这嫁女儿和娶媳妇的心情完全不同,龙清华夫妻笑容满面喜气洋洋,贾赦夫妻满心不舍眼中含泪。
人人都想生儿子,不是没有道理的。女儿无论嫁到谁家,都是放心不下的,就是以龙家两家几辈子的交情,小两口也是互相倾慕,贾赦两口子还是千般担心万般不舍。可是,不管有多少不舍和担心,吉时到了,贾瑛还是上了大红花轿被龙承沛带走了!贾赦忍了又忍,才忍住了想把女儿抢回来的冲动!
贾瑛出门子之后,贾赦夫妻在家里坐立不安。三朝回门时,贾赦夫妻对这女儿上上下下的大量了半天,确定女儿面色红润,满面娇羞,一看就是心情舒畅的样子,才算放下了心里的担忧。为人父母,殊为不易。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
贾瑛开始了她的新婚生活。贾瑛的婚礼过后,大华旅行团继续开始了旅行,这次就可以走远一些了。这块大陆,值得一游的地方也不少,短时间内,他们都会在路上!
大华本土,荣国公府里贾家三妯娌忙着小姑子们的婚事。隔壁宁府,贾蓉的媳妇已经进门一年多快要两年了,终于有孕了。宁府太夫人和她们的婆婆之前也不是不急的,可是贾敷贾敬的媳妇也都不是一进门就有孕的。贾琅贾珍媳妇也是进门两年多才怀上的。贾蓉媳妇发现身孕没多久,比她晚进门大半年的贾蔷媳妇也怀上了。看她们怀孕时间如此接近,生产也在前后脚了。
靖安侯府林家,贾敏还在给爱女相看。保龄候府史家,贾史氏的弟弟史侯爷已经不在世了,史湘云的亲爹作为嫡长子继承了保龄候的爵位。史湘云的生母侯夫人已经给给她相看好的人家,还是史湘云的官配卫若兰。卫若兰也是出自公侯府邸的王孙公子,且是嫡长子。可见原著里,扶养史湘云的叔叔婶婶是真的没有亏待她。
史湘云这辈子有亲爹亲娘在,身为候门千金,性格比原著里好了很多。至少,在荣国公府里和姐妹们相处时,不再处处针对林妹妹了。这辈子有亲娘教导的史湘云通透很多,和林妹妹相处的不错,和贾家姐妹也很好,和与她没有什么直接亲戚关系的薛宝钗的关系就不如原著中好了。
原著中史湘云处处捧着薛宝钗,针对林妹妹,主要还是因为贾宝玉这个祸水。原著中贾宝玉混迹红楼女儿们中,林妹妹宝姐姐云妹妹都对他有意。贾宝玉虽然常常有了姐姐忘记妹妹,但是心里最看中的还是林妹妹;贾母贾史氏在林黛玉没来之前疼爱史湘云,林妹妹来了以后,史湘云不比林黛玉受宠。史湘云处处针对林妹妹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辈子,贾宝玉被和女儿家们隔开了。贾家也不止贾宝玉一个凤凰岛,贾宝玉的地位是不及贾瑚贾琏贾珠三兄弟的。贾家还有贾蔚只比贾宝玉小一点,都很优秀。红楼女儿们少了贾宝玉在其中掺和,相处融洽很多。
第55章
史湘云比林黛玉和探春都要小一岁,史湘云和探春都定亲了,贾敏更着急了。林妹妹的四个嫂子也帮着婆婆寻找合适的的男孩子。
林家男人们,从林如海到林妹妹的四个哥哥一个弟弟都非暴力不合作,府自己女儿(妹妹)的亲事持消极怠工的态度;似乎只要他们不承认,不合作,林妹妹就可以永远留在家里了,不用出嫁了。
三年时间过去了,贾敏还没有为林黛玉寻到合适的未来夫婿人选。此时,探春即将出嫁,惜春的亲事也定下来了。说起惜春的亲事,还有一段趣事。惜春从两个姐姐的婚事中,看明白了贾家并没有拿她们几个姑娘联姻的心思,荣国公府也确实不需要联姻了。
惜春就大胆的跟当家的被祖父托付了姐妹几个的亲事的大堂嫂说了自己对未来夫婿的要求。惜春的要求不高,不需要对方家里大富大贵,也不需要男孩子本人有多么优秀上进。只需要家风清正,家境小康,家庭和睦,男孩子本人为人正派,最重要的一点是,对方爱画且擅长画画!
惜春这辈子生活优越,没什么烦心事,唯一的爱好就是画画了。惜春这样说:“这辈子有幸生于荣国公府里,长辈疼爱,兄长嫂嫂关心,姐妹和睦,没什么不顺心的。有长辈们和哥哥嫂嫂的支持,从来没有干涉过我的小爱好。如果成亲后不能画画了,那还不如一辈子不成熟,出家作姑子去呢!想来哥哥嫂嫂们也愿意给我一碗饭吃的!”
她的哥哥嫂嫂们哭笑不得,贾瑚作为长兄,轻斥她说:“别胡说,小小年纪说什么出家的话?家里从来没想过靠你们联姻或者别的什么,只希望你们一个个的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天下之大,总能按你的要求挑出那么一个人的!”
贾瑚三兄弟又开始忙了,满京城的寻找谁家公子爱画善画。这时候有一定家底的读书人君子六艺琴棋书画都是要学的,会的人不少,真正的爱画且善画的也能找出来不少。找出符合惜春要求的人之后,贾家三兄弟负责考察对方人品和家里父兄人品人际关系;贾家三妯娌负责考察对方内宅里的情况。
女性关注点和男性不同,家里有没有难缠的婆婆和小姑子,家里内宅关系是否和睦在贾家妯娌们看来是很重要的了。自家妹子如此单纯,家里太复杂绝对不行!
最后,他们一致看好了一家子。这家子姓刘,刘家也是数代书香人家,家里虽然没有出过一二品大员,但是每代都有人围观,三四品还是过的。这一代家里目前官位最高的就是看中的人选的亲爹,四品官。
刘大人他们这一辈子也有三兄弟,刘大人是长兄;不过早就分家了,各家各户自己过日子。刘大人膝下有二子一女,长子长女早就成家立业了,贾家人看中的就是他的小儿子。
刘小公子自小爱好甚至痴迷于画画,对别的都不在意。刘大人压着他读书,跟他说只要他能看中举人秀才,就不再逼着他读书科举,也不再干涉他画画了!
刘公子为了能自由的不受限制的画画,那是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啊,十五岁就中了秀才,前不久刚刚中了举人,他今年十八岁。谁见了不说一声年少有为呢!可是,刘公子自从中了举人之后,就把书本放下了,一心一意的只钻研画画了!
刘大人愁的啊,这儿子如此天分,十八岁就是举人了,只要他继续努力,少年进士指日可待。要知道,刘公子的长兄比他大了八岁,这一次也才和他弟弟同科考上举人,名词还远远不及弟弟。可是,这儿子无意科举,也无意进入官场啊!他平生的志向就是成为这次大画家,心里的偶像是吴道子唐寅等人!
刘大人这里愁的不行,刘家大公子心里却偷偷的松了一口气。论读书天分,他是远远不及弟的;如果不是弟弟志不在此,估计弟弟会比他早进入官场,家里的人脉关系资源估计大部分也会用在弟弟身上了!因为这个,刘家大公子觉得自己的心思不太光明磊落,对不起弟弟,对弟弟特别好特别关心。
贾家三兄弟这样的人精,自然能明白刘家大公子的心思,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身为长兄,比不上弟弟,心有不甘嫉妒也很正常。只要他不做出什么也没什么,贾家姑娘真的嫁过去,他想做什么也要掂量掂量,贾家谁都不是吃素的。而且刘家小公子无意入朝,从根本上就和刘家大公子没有什么竞争关系。只要他是聪明人,就不会真的作出什么。
贾家把这个人选送到惜春面前,惜春一看到对方痴迷于画画就同意了。不过,贾家三兄弟和三妯娌还是想要想办法让惜春和刘家小公子先见一面,确定了惜春的心意,才会正式将亲事定下来。女子成亲,不亚于第二次投胎,怎么慎重都不为过。
贾家是女方,当然不会主动上赶着男家。贾家只要把贾家最小的姑娘要相看了,姑娘善画爱画,想要找一个和她有同样爱好的人这样的话传到刘家夫妻耳朵里,只要刘家有心,自然就回找人说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