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金光瑶自信道:“二哥所言我也考虑过了,只是这些地方山穷水恶、土地贫瘠,才是最受邪祟侵扰之地。百姓们故土难离,即便徘徊在生死之间也不愿轻易背井离乡。那里百姓果腹不易,如何出得起除祟银钱,更兼离仙门太远,受害最深。所以在这些地方修建瞭望台才是当务之急,其他地方到可以徐徐图之。这些地方就当作试点,”说着回眸对秦愫一笑,“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早晚能让瞭望台遍布中原九州!

蓝曦臣点头,蓝深抚掌大赞。“妙啊!这些地方当试点,瞭望台成了便可大力推广,若是不成也不会对百姓造成危害,大妙!”

秦愫突然道:“必须成功,若试验失败,再建瞭望台就是天方夜谭。”

金光瑶道:“正是,这第一批瞭望台必须发挥最大的作用。二哥,我们要配置最好的传讯符,派出修为高深的弟子驻守,闻令而动,将危害百姓的邪祟尽早除去。”

蓝曦臣道:“本当如此。不过,即便这些地方的瞭望台成功,玄门世家未必肯在自家驻地修建。”

金光瑶笑道:“这三百座瞭望台是第一步,只要能发挥效果,立刻走第二步。”

“第二步?如何走?”蓝曦臣十分好奇。

金光瑶又含笑看了秦愫一眼。“阿愫往日对我说过,要占据舆论的高地,发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蓝曦臣面上不显,心中却是讶异非常,没想到秦愫这个养在闺阁中的大小姐还能有如此见识!

“此法亦是不错,百姓自发要求建瞭望台比阿瑶你下仙督令修建要好得多,阻力也小。”

蓝深问道:“敛芳尊想要如何,呃,发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金光瑶道:“朝廷有邸报,让各府州县知悉天下大事,我仙门也可效仿,搜罗玄门大事,让其知晓瞭望台的妙处,不若取名‘青报’,二哥觉得如何?”

蓝曦臣笑道:“取青鸟传信之意吗?甚好。”

蓝深却提出质疑。“敛芳尊,可是百姓大多不识字,给他们也是无用。”

金光瑶道:“正是,青报是给玄门中人看的。百家为自身利益定会阻止修建瞭望台,但还有那些有识之士和抑郁不得志的散修,只要他们发出声音,即便微弱,也能为我所用。至于百姓,我想借助说书人向他们宣传。”

蓝曦臣不知其中关窍,疑惑地看向蓝深。

蓝深思索一番,还是不赞同。“说书人确实更贴近民间,但百姓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日为生计奔波劳碌,有几人有闲空去茶楼听人说书,影响还是太小。”

金光瑶道:“临渊君所言不错,说书人主要是针对一些家有余粮的富户和商贾。邪祟频出,不光危害贫苦百姓,走南闯北的商贾也深受其害,一些商道日渐荒废,转道他处费时费力,若瞭望台能让商道恢复畅通,这些商人也会口耳相传,向仙门请命多建瞭望台,甚至肯拿出一些钱财维护瞭望台。至于那些富户更是惜命,修瞭望台不用他们出钱,与请世家除祟相比,他们一定会选择瞭望台。他们有愿,玄门自当考虑。”

蓝深又道:“可是商人和富户人数还是不多,关键还是那些贫苦百姓。”

金光瑶道:“我打算在偏僻之地兴办义学,教化稚子,传授耕织,借他们的口向父母亲邻告知瞭望台的用处。农忙过后,百姓们大多三五成群唠一些家长里短,瞭望台对他们来说是保命的新鲜事,他们肯定聊得更多。再请受了瞭望台庇护的百姓现身说法,他们定会对瞭望台心向往之。若不给他们建瞭望台,他们反倒会不依,只要百姓们强烈要求,便请百姓共同商讨瞭望台的选址,百姓自愿让地也好,我们花钱买地也罢,只要不占了世家仙府,那都是百姓们的决定,玄门也没理由与百姓们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