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暖厅摆下饭,虽未郑重设宴,但亦是体贴刘姥姥,丫头们怕她不懂桌席让座的礼,索性摆席一般,各个一桌小几便是。刘姥姥见三个姑娘亦是在丫头服侍下洗了手后就自吃自的,并无那些繁冗礼节,心下松开一口气,这才松开摁着板儿的手,给他将菜肴夹到碗里,让他拿着勺子自己吃。
便是有心注意,可刘姥姥和板儿用饭仍颇急切,桌上多少有点儿狼藉。
吃塞了八分饱,刘姥姥从美味里回神,又有些不少意思,忙偷眼去瞧三个姐儿,谁知三个姐儿不仅无异色,看着不疾不徐用的还很好。
这却又是另一桩好事了,在庄上的时日,姑娘们不仅放松身心赏玩野趣,更是真真切切的见识了番人家疾苦,知道百姓家如何过日子的。饶是黛玉这样爱洁的人,听过见过佃户家姐儿的饭,还尝过一口她们家常要省着吃的菜团子——她头回知道里面划嗓子的东西是麦壳麸皮,又知道了什么叫‘糠菜半年粮’……林姑娘的心也便容纳的更多更广了。其他的女孩儿也是如此,虽还是爱洁,却再不会觉得农人干裂黢黑的手脏,亦不会无端瞧不起别人。像这样同刘姥姥各吃各的,大家接受的很好,也都不犯那种娇贵的毛病。
吃饱了心情也好。刘姥姥比方才刚来的时候放开了些,她年纪大,肚子里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见识,她又会说能说,兴致高昂的连比带划,便是讲一些养蚕种庄稼遇到趣事儿,三个姑娘连同梅月雪鹭这些丫头们都听的入神。
直到下晌过半,日都西斜了,王狗儿到庄门来接,刘姥姥才惊觉光说闲篇儿,倒忘了旧事,只是此时对着这些个比她孙女青儿大不几岁的年轻姑娘忽喇喇的开口,她也不好意思的。暗自叹口气,刘姥姥心道到底吃了顿好饭,也该知足,这便家去,再另想折儿罢了。
小姐妹都起身送她,黛玉还有些舍不得,因说:“姥姥若不忙时,还来我们这里讲古说话。我们家老太太今日出门访友还未回来,不然她也爱听,也与姥姥能聊说到一起。”
丫头们忙解释说是老县君亦住在这里,照顾陪伴小辈们。
刘姥姥咋舌,腿脚有些打颤,从说书乡戏里得来的对皇家的那点子见识教她知道这县君、郡主的,都留着皇家的血,那可比高门大户里的太太奶奶们还要再尊贵一重……
等送她出了别院,云安众人才止步,目送她下山往庄门去。刘姥姥从皇亲上回神时,怀里抱着个包袱,送她下来的婆子肩上也扛着一个。
刘姥姥讷讷的,还不待她说话,送人的花婆子就笑道:“老姐姐,看路,走稳了。”又夸板儿,“你家小孙子倒真懂事听话,不哭不闹的,日后定然出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