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道:“削了九皇子臂膀的机会。”
林如海扬眉看黛玉。
黛玉道:“九皇子一如当年的二皇子没有退路,现在既然圣上对九皇子已经生疑,便该趁机削了承恩公府的兵权。”
黛玉觉得,这也是前世太子被圈禁后没几年,太宗皇帝会逊位给九皇子的重要原因。
前世太子是被陷害的,承恩公府也参与了。但是太子毕竟是太宗皇帝培养了多年的储君,虽被圈禁,并未被直接逐出宗室。且太子系的官员诸如贾敬等,虽然辞官的辞官、避祸的避祸,但是太宗皇帝可是把班底都给太子留着的,没一个落罪问斩的。
甚至太子妻弟自己的父亲还一直任着巡盐御史的要职。
万一哪天太宗皇帝查清真相,这些人随时可以启用,那些个和长康宫勾结的人家,都不知怎么死。
这种情况下,长康宫极有可能先下手为强,仗着一条船上的人手握兵权,直接逼宫的。
前世太宗皇帝退位那年黛玉十三岁,但是前世的荣国府地位十分边缘化,加之贾府的姑娘们,连外出交际应酬的机会都没有,黛玉实在得不到什么有效信息。别说黛玉了,连贾家也一样没什么朝堂上的消息。
黛玉犹记得前世元春封妃那一日,荣国府听说宫里来了消息,上下老少都吓得魂飞魄散。为何会出现如此情况,无非是贾家消息闭塞,既不知道逼宫的结果,也不知道新帝对贾家的态度。
所以,即便重生一世,黛玉也不太清楚前世逼宫的过程和规模。但是今生提前卸了九皇子一系的兵权,总是没错的。
林如海在文臣之中,已经算做到极致。就算其地位还不如文丞相、吏部尚书等寥寥数人,但是林如海官拜尚书令短短几月,做成的几件大事就是文丞相也要自叹弗如啊。
可是此刻,文官做到极致的林如海也被黛玉的想法震住了,文武官员乃是两套不同的运行系统,作为户部尚书的文官去卸武将的官职,林如海倒是从不曾想过:“玉儿,武将的任命,除了吏部和兵部,为父在朝上说不上话。”
这个道理黛玉自然明白,不过黛玉说的也不是这个:“我目前也没看到具体的时机,但是我总觉得削九皇子臂膀的机会来了。今日圣上之所以会在朝会上故意模糊父亲所递奏折的重点,引导朝臣们暴露本心,证明圣上本就对如今的朝堂格局有所不满。今日九皇子一系暴露良多,圣人必然警惕,那么兵权安排上会有所变动。父亲只需留意这个,再因势利导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