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 打的就是一个气势。为什么很多战争都有一个分水岭, 某一方在分水岭取得突破性胜利后, 后面的战争都势如破竹。
既然小钟妃已经知道了黛玉有可能是东宫和长康宫胜负的关键人物,那么黛玉和小钟妃的正面交锋不可避免。既如此,黛玉不妨给对方来个兵贵神速。
在得知今年的中秋竟然要搞宫宴的时候, 司徒卓也迅速想到了自己和黛玉的安全问题, 所以写了封长信,让柳湘莲带给湘语。
这封信倒没什么具体的策略。司徒卓也知道人家林姑娘聪明着呢,自己能想到的策略未必比人家好, 也不见得适合林姑娘。司徒卓信上的内容是长康宫主要人脉网络各人的脾性。
除了黛玉在承恩公府见过的东平王、南安王、承恩公府、保龄侯府女眷外,还有九皇子的正妃北疆候嫡女陈氏。
不得不说小钟妃挑姻亲的眼光很是独到。九皇子娶的是侯门女,表面上不比异姓王府女、公府女尊贵,就算之前的甄贵妃,也不好挑小钟妃的错漏。但是仔细一想,这门亲结得多实惠啊。
承恩公府的姻亲们,有镇守西海沿子的南安王霍家,山海关的东平王穆家,粤海的忠靖侯史鼎,再加上北疆府总兵北疆候。长康宫简直悄无声息的就抓住了四方兵权。当然,论智慧,甄贵妃是不及小钟妃的,在甄家败落前,甄贵妃一直以为小钟妃拉拢这些人家是给东宫铺路,所以一直针对的是东宫。
直到甄家败落后,甄贵妃做了甄嫔,母子两个苦思出路的时候,才发现小钟妃母子所谋甚大。这件事对甄嫔打击很大,因为她终于意识到就算斗倒了东宫,她都有可能斗不过小钟妃。这女人城府太深了。
黛玉的智慧当然远胜甄嫔十倍不止。之前听父母简略说了各皇子姻亲、母族,黛玉就想到了这茬。至于司徒卓写来这封信,是对黛玉以前知道消息的极大补充。
司徒卓打小就住在宫内,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就有缜密的成年人心思。再说,婴儿不会说话,往往能听到更多的密辛。这还不算,司徒卓自从知道自己穿进了红楼梦,还是废太子的小儿子之后,还在尿裤子的时候就在策划怎么搞事情。
比如,宫里的人都知道东宫的七郎小时候是有些呆的,三岁了还不会说话。长得倒是一副好看又精明的模样,走哪里都一副笑呵呵的样子。
当然,也没谁疑心司徒卓这样有什么问题或是伪装。一来,他那时候实在就是个团子;二来,谁都知道东宫七郎刚生下来就重病一场,太医都说没得救了,原是他自己哭了一声才从鬼门关里捡回一条命,就是迟钝些也是无可奈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