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巡海御史贺文实送来的。林如海挂着海贸大臣的虚衔,乃是贺文实的顶头上司,这份礼倒是意料之中的,黛玉斟酌着理了回礼;一份是松江府知府柳征送来的,林家和柳行交好,又收养了柳征好友苏寒山的女儿,这份礼也在意料之中,不但如此,柳征送来的礼物中,还有单给苏岚的;还有一份,则是皇商薛家送来的了。
薛家主自从得了林家指点,南下争取参与海贸生意后,便以敬献造船术成为第一批拿到海贸资格的商人。固然,朝廷既是决心将海贸生意纳入专营,配套的生意也会经营起来。
拿到薛家投诚献上的造船术之后,朝廷也出资兴建了一座大型船坞。薛家因此利润自然会摊薄不少,但是薛家本来在户部领了一份差事,现在再在海贸衙门领一份,林如海和贺文实又都是清正廉明的人,薛家至少不会因为失了靠山就等着被人瓜分蚕食产业了。光是记者这份人情,薛家就该到林家走礼,这原也没什么意外的。
黛玉不过是打点了回礼,让前来送礼的人一并带回去便是。
这是林家入京之后过的第一个年,自然要重视起来。不过黛玉姐妹几个早就主持过一场宴会,又打点过中秋节的诸多事宜,现下越发顺手了,姐妹几个分工协作,倒也井井有条。
到了腊月二十四,户部也不办公了,林家众人闲暇下来,大多数时候都是外出交际应酬,也会宴请亲朋戚友。
原本,林家这些年得罪的人当真不少。在江南的时候,就将二皇子一系得罪了个遍;回京之后,光闹了一桩还银的事,就得罪了多少簪缨之家,勋贵之族;后来的牡丹宴、中秋宫宴,林家女又扫了多少豪门贵女的脸面,这一算,林家这几年尽在得罪人了。
这样的人家,大节大青的应当门庭冷落才是。
谁知这才没过多久,和林家相交的人家渐渐多了起来,且相处融洽。
除了惯常和林家有来往的宁荣二府,文丞相家,张侍郎家,现在又多了许多文官、清贵人家,譬如翰林院、都察院的官员和林家来往;如今又增加了史家两座侯府。
别的都还罢了,不是和林家沾着亲,就是原本就属清流一派的,清积欠的事也牵扯不到他们,和林家走动也算正常;就是这史家竟然和林家走动起来,让人对林家招揽人心的本事啧啧称奇。
林如海先是搞户部账本改革的事,牵扯出清积欠,史家可是勋贵人家,也还了大笔的银子;后来承恩公府的牡丹宴上,林家女又直接灭了史姑娘,让史氏女名誉受损,这就算没结大仇,那也是摩擦不小了。结果史鼎一回京,没和承恩公府走动,和林家走动上了。也不知道这林家使了什么手段,给向来明白的史三郎灌了迷魂汤。
迷魂汤倒是没灌,正因为人家史鼎清醒着,承恩公府脑子发昏,人家史鼎才不奉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