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自然也知道,太宗皇帝跟自己商量这件事,未必便是信了鬼神之说,人家看重的是北狄称臣纳贡的利益。但是叫林如海怎么办呢?他是做父亲的,自然不愿意黛玉远赴北狄;但是他做臣子的,也只能从鬼神之说不可信的角度劝说太宗皇帝了。

也许这就是黛玉说的,长康宫若再次出手,必是将林家逼入死胡同的局面。

果然太宗皇帝道:“朕也是做父亲的,林卿爱女之心,朕也感同身受。只是若是林姑娘前往北狄,能够换来两国边疆安宁,也是林姑娘于国之功绩,朕相信林姑娘深明大义,定然也是愿意的。若是林卿同意此事,朕让太子收林姑娘为义女,破格加封为公主,再商议此事如何?”

论辈分,黛玉和众皇孙郡主是一辈的,这一代皇室成员中,最高衔便是郡王郡主,若是封黛玉为公主,确然是破例了。但是话说回来,您皇室都要用臣子的闺女去换利益了,给人家高一些的体面也是应该的。说到底,不就是一份体面么?

林如海依旧没有点头,只固执的道:“臣求皇上体恤。”

太宗皇帝倒也没发怒,只道:“林卿先回去问问林姑娘是否愿意吧。”

林如海从上书房出来,早有长康宫打发人瞧见了。当然,林如海也是喜怒不形于色,至少遇到这样的事,脸上也不见愤怒。但是没愤怒,也不会多高兴啊,所以长康宫的人依旧能从林如海的神色上判断林家的决定。

听了宫人回禀,九皇子脸上露出一抹喜色,道:“只要父皇有心促成此事,林如海还能如何?父皇没有直接在朝会上商议此事,而是宣林如海入宫,已经给足他体面了,真是不识抬举。”

其实九皇子这话说得不错,若是此事拿在大朝会上讨论,且不管文武百官信不信那套仙子下凡之说,只瞧在北狄开出的优渥条件上,必是大量官员支持此事,而且定然有一套深明大义振振有词的说辞。若有几个保持沉默的,已经算是给足林如海颜面了,但也影响不了大局。

不过林如海这些年,也算是为朝廷立功无数,太宗皇帝自然要做出一副顾忌林家感受的样子,否则岂不寒了臣子的心。所以此事多半还是要通过大朝会决定。

小钟妃也觉此事终于十拿九稳了,但也没将话说那么绝,慵懒的道:“林家那丫头一日不启程,本宫一日不放心。在水澜的梦里,后年皇儿就要登基了,留给咱们除掉林家丫头和东宫小七的时日不多。”

现在京城笼罩在一种诡异的氛围中。普通百姓个个觉得世上多了两位神仙和一位仙子,还沉浸在某种猎奇的八卦之中,而许多高官人家,已经看到了围绕这林家女是否北上而产生的汹涌暗流。

林如海落衙之后,暂时没将此事跟苏岚、妙玉说,只叫了贾敏、黛玉和林佑入书房。

林如海瞧着妻子,一时不知道怎么开口。贾敏这些年病情都挺稳定的,但是也一直没去了病根,也不知道这样的事,贾敏能否承受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