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秦王嬴稷在,他们母子二人的安全显然是没有问题的,可到底该怎么让秦王嬴稷一直将他们母子二人的安全放在心上呢?

赵馨没怎么犹豫,便决定将早已经开始准备的印刷术拿出来。

她看向秦王嬴稷,微微有些疑惑:“王上的每一句话,妾当然是相信的。但王上说要给妾封侯,真的不会受到文武百官的反对吗?”

秦王嬴稷看向赵馨:“若是有人反对,也行,只需要拿出与你相当的功绩就行。”

赵馨眨眨眼,下意识转头看向了范睢与白起。

若是秦王嬴稷真的愿意讲造纸的功劳全部送给赵馨,那整个秦国功劳可以与她相比的,估计也就眼前两位了。

但从这两位如今与她一起站在秦王嬴稷面前,就可以知道,他们绝对不可能对秦王嬴稷对她封侯之事表示异议。

看起来,自己封侯似乎已经板上钉钉了。

赵馨却清醒地知道,还不够。

所以,她再次提起了秦王嬴稷之前的计划:“王上想要让更多人读书识字,学习更多的知识,培养属于秦国的人才,若只是将那些劣等纸拿出来,只怕还是不够。那些拿出去售卖的书,王上总不可能全部都让人手写抄录吧?那成本可就太高了。”

秦王嬴稷看着赵馨,眯了眯眼,心情不错。

范睢将秦王嬴稷的表情看在眼里,开口解释道:“我之前想的是,让那些读书人帮忙抄书,只要可以帮我们抄录五本书籍,便可自己带走一本。”

赵馨恍然,原来是这个办法。

这也算是非常常见的一个办法了,哪怕之后两千年,有钱读书的人到底是少数,而买得起书人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的技术,但因为一套完美的雕版造价昂贵,印刷书籍太少回不了本,于是那些小书肆最后采用的,也大多是范睢提出的这个办法。

但现在秦王嬴稷想要做的,是让更多人都能买得起书。

赵馨笑了笑,道:“我之前用刻刀刻字的时候,曾玩闹般地试着在竹简上刻下的字上蒙上一层纸,然后用炭笔在上面轻轻涂抹。我惊喜地发现,纸张上面竟然出现了清晰的文字。”

“后来想起古玺,我就忍不住去想,若是将所有文章书籍都按照古玺刻字的阳刻方法雕刻出来,然后印在纸上,岂不是非常方便?”

所谓古玺,就是先秦时期使用的印章。

其他人听到赵馨的话,就像是被人点醒了一样,纷纷将自己身上随身携带的古玺拿了出来。

看着上面的文字,他们忍不住顺着赵馨的话去想,若是真的按照这样的方法刻出一整本书的内容,只要刻着文字的载具不被毁坏,岂不是可以想要拓印多少份书籍就能拓印多少份?

秦王嬴稷眼神微亮,忍不住看向赵馨:“你可为这样的方法取了名字?”

赵馨顿了顿,点头道:“就叫雕版印刷吧,简单形象还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