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纸张颜色昏黄,而且摸起来也不如白纸光滑。
但……
不管怎样也是纸啊,虽然不能用来抄录自己的珍藏,但可以拿来自己用啊。
至于白纸不够?
他买完纸张后,便立刻乘上马车回去将自己珍藏的部分书籍抄录在了白纸上,再将原本的竹简木牍一并送来秦国,又换取了更多的白纸。
因为反应及时,这人倒是没有送出去太多书籍。
但在他后面的那些人,想要换取白纸,拿出来的书籍便越来越珍贵,最后甚至还出现了不少原本已经消失在世人眼前的古籍孤本。
秦国靠着这些白纸,可算是大赚了一笔。
其余五国得知此事,心情那是相当的复杂:秦国武力一向拔尖,只要一对一,他们就没有不被揍的。但他们虽然害怕秦国,却从来不觉得自己不如秦国,为的是什么?还不是秦国虽然兵强马壮,国内却没什么人才?
数数秦国有名的宰相武将,有几个人是秦国本国人?
哪怕如今名声正盛的范睢,不也出自魏国?
但如今……
等到秦国国内人才培养起来了,他们还怎么骂他们是一群粗野莽夫呢?
外面白纸换书一事正是最热闹的时候,原本负责印刷术的范睢也被派出去负责此事了——
虽然这些人到秦国只是为了换书,但能为了白纸千里迢迢跑来秦国之人,谁又能保证其中没有学富五车的有才之士?若是可以拉拢一个有真本事的回来,不是赚大发了?
范睢走了,印刷术的事儿便被分派到了赵馨头上。
赵馨负责此事不久,便见雕版印刷术给“研究了出来”,之后不久,活字印刷术也在她的“提点”之下,找到了正确的研究方向,并在几个月之后,成功找到了做活字最合适的材料。
但这时候,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的研发,都遭遇一个赵馨不曾预料,却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篆的字体歪七扭八的,真的太难用阳刻的办法完美雕刻了。
稍不注意,刻刀就会划断笔画。
而只要有一笔出错,就必须全部重来。
倒也不是不能用,只是这样一来,成本就翻倍增加了。
第40章
秦始皇大一统之前, 其实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秦始皇大一统之后,全国上下才有了统一的文字小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