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利用火炕,秦王嬴稷甚至下令,只要是想要在自己宫殿内建造火炕的,火炕所需柴火都必须自己负责。
但即便这样,火炕还是以非常快的速度,在整个咸阳城内推广开来——
因为秦墨大佬们的不藏私,也因为他们并不想在一个自己已经搞懂了的东西上浪费时间,建造火炕的手艺也很快被不少人学走,这些人将其当做谋生手段,很快就开始出入各家,将火炕带入了千家万户。
这时候,赵馨亲自负责的羽绒服,也已经做了出来。
不过很快她就发现,做出来的羽绒服效果不太好,因为老跑毛。丝绸经纬线紧密,倒是能更好地阻止跑毛,若是在外面缝上一层兽皮,跑毛就更少了。
但这样一来,一件衣服的价格可就太贵了。
她做了两件羽绒服,一件送给了秦王嬴稷,一件给了嬴小政,剩下的鸭绒就全部用来做了两条羽绒被。
确实暖和,穿上之后整个人都感觉不到冷了。
不过之后,赵馨就没有再做羽绒服了。
但她还是将方法传了出去,有人想要做羽绒服就自己找材料做,虽然只有有钱人才穿得起,但对那些养了鸡鸭的老百姓来说也是一笔进项。
赵馨自己是挺觉得对不起的,毕竟她寄予厚望羽绒服最后完全没有推广的可能。
可她却不知道,这个冬天有不少人都对她感恩戴德。
等到冬天一过,朝廷统计死亡人数,发现今年比去年少死了近一半人,她甚至还得到了秦王嬴稷的褒奖——
每年冬天都有不少人死于严寒,或是饥饿,赵馨弄出来的灰炉与火炕,将原本会死于严寒的那部分百姓救了回来。
虽然不是全部,也救了大部分。
而秦王嬴稷,也平安度过了一个没有病痛的冬天。
这样的功绩,自然需要表扬。
于是秦王嬴稷一口气赏下了一万金,并蜀郡的两万食邑。
赵馨原本就拥有洛阳的十万食邑,如今又得了蜀郡的两万食邑,每年的进项都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
赵馨虽然觉得自己受之有愧,却还是非常诚实地接过了属于自己的两万食邑的账册。
但……
赵馨看着账册,表情有些茫然。
她原本以为,蜀郡的两万食邑就算不能与洛阳的两万食邑相比,也不会相差太多才是,毕竟有了都江堰,成都一直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
但看完账册,赵馨却发现这两万食邑甚至不足洛阳二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