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匠人吓住,也只能点头应了下来。

毕竟秦国也讲责任到人,此事他既然已经尽到了自己的提醒义务,若是最后出来的成品出错,也不是他的责任。

那匠人拿到图纸之后,立刻去找了自己同行,十几个人一起,没两天就将瓷窑给建好了。

正好这时,瓷土也挖好了许多。

赵馨一看,立刻就找来擅长给陶器塑形的匠人,捏出了造型各式各样的约摸上百件的泥具。

这一批做好后,放到阴凉处风干,次日又捏了一批。

每日都有增加,等到第一批泥具风干到合适程度的时候,泥具已经积累了上千件。

因为都是熟练工,到这一步的时候倒是没出一点意外。

然后就到了,入窑的时候。

一开始也没其他花俏,就是想要看看能不能烧出合格的瓷器而已,顺便检测一下瓷窑是否合格。

入窑之前,有人求见。

也算是赵馨的熟人:墨家钜子相里悟。

秦墨又被称作相里氏之墨,原因就在于这一支的墨家,一开始的钜子是相里氏。

墨家钜子一般由上一代钜子选拔贤者担任,墨家子弟必须听命于钜子,且必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推广墨家学说。

而相里悟,就是秦墨的钜子。

赵馨之前与之接触过许多次,不过因为对方太严肃,又对赵馨拿出来的东西太过狂热,以至于赵馨与之交流并不算多。

而相里悟之前,也从未主动求见赵馨。

她有些好奇,让人将相里悟请了进来。

相里悟也没啥尊卑概念,行礼之后直接问道:“听说太后又让人研究出了一种名叫瓷器的物件儿?不知可否让下官前去一观?”

赵馨愣了下,细思后觉得没啥问题,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在此之前,她将瓷窑的图纸交给了相里悟:“相里悟,你看看这份瓷窑的结构示意图,看你能否看出瓷窑与陶窑之间有何差别,这些差别又会造成什么结果。”

之前造武器的时候,她也时常拿出一些冷兵器图纸的示意图给他,让他思考其中差别,以及这些差别会造成的结果。

相里悟经常思考,已经隐约摸到了一些简单的物理知识,只是还不能用简单明了的文字、语言描述出来。

不过这不急。

中国各家学说本就更重结果而不重过程,也不喜欢追根究底。

赵馨这般“考较”相里悟,也不过想要培养一下他的思维方式,希望能对他们研究物理有用。

相里悟熟练地接过图纸,立刻低头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相里悟很快就指出了陶窑与瓷窑之间的差别,而且一个不漏。

但对这些改变的构造,最后想要达成的结果……

相里悟心中隐隐有所猜测,却一时抓不住头绪。他脑子飞速运转,认真思考着自己以前所见所闻,想要从中找到“熟悉”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