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东家的也不想种,想要等看看其他人的种植情况。”
“我觉得……”
“种!我们必须种!”男人眼睛亮得惊人,伸手将棉花放在桌上,“这是我今日捡到的一朵棉花,蓬松柔软还不怎么透风,若是真能用来纺布,那可就太好了!朝廷肯定会像是推广土豆红薯等粮食一样全国推广的,我们种了绝对不亏!”
他视线落到棉花上,直勾勾的,好似从中看到了自家美好的未来。
他妻子被他吓到,许久说不出话来。
但这家里本就是他做主,所以他下定决心后,其他人都没有再反对。
类似的情况,并无多少。
因为土地够多,又还有一大批六国遗留下来的奴隶,秦朝是真的不缺劳力。
棉花种子如今是真的不多,全国人口也不算多,对布料的需求还没有现代那么恐怖,暂时还不到强制百姓种植的地步。
当这批棉花送达咸阳,一直闲置的墨鱼纺织机立刻绽放出了属于它的光彩。
员工人数已经增加到上千的羊毛厂内,在赵馨的命令下精挑细选出五十个年轻织女,然后被带到存放墨鱼纺织机的厂房,在墨鱼的教导下,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这种新型纺织机纺织。
墨鱼早就想要让自己发明出来的纺织机大展拳脚,得到消息后连手上正在进行的研究都放下了,迫不及待地前来教导学生。
对这群织女来说,纺织本就是她们吃饭的本事,学起来相当容易。
师生齐心协力,没多久就掌握了纺织机的工作方式。
吱嘎吱嘎——
五十台纺织机迅速运转起来。
棉花被纺成均匀的白线,缠绕在纺锥上,很快就成为了一块白布的一部分。
第114章
墨鱼纺织机的高效率, 老百姓也许不知道,但羊毛厂的这些女工怎可能不知?
这种纺织机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女工们就得到了消息。
但与常人想象中的高兴完全相反, 在得知墨鱼纺织机这种超高效率的纺织机被发明出来之后, 最可能使用这种纺织机的女工们的第一感觉并不是觉得高兴, 觉得自己很快就可以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了。
而是, 难以抑制的恐惧。
因为她们没两天就意识到, 一旦羊毛厂制作或购买这种纺织机,对人力的需求将会大大降低。
每年送到咸阳的羊毛数量,都是有限的。
羊毛的总量,也是有限的。
换言之,如今的女工们将会有很大一部分失业。
她们在羊毛厂工作, 不算特别累(与农活相比), 却能得到更多的钱财,还能让自己在家里的地位得到非常大提升, 连带着以后的嫁妆都有了着落。
有了一门手艺, 她们的婚事都变得热门起来,提亲的媒人几乎要踏破了她们家的门槛。
这不仅仅只是一份工作, 还提升了她们的社会地位,让她们得以挺直腰杆与家人、乃至未来的婆家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