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已经过上了十来年与大秦交易,定居放牧,还不需要为冬天与天灾发愁的日子——

真要遇上了灾难,他们完全可以到大秦帮工,并不需要为了温饱发愁。

这样的日子过多了,父辈身上的野性都磨灭了不少。

而下面的孩子,与大秦人已经没有太大差别。

如今骤然得知,大秦极可能对他们下手,这些草原部落的人很是慌乱了一段时间。

所有草原人,迫不及待地从大秦离开了。

然而对接下来会发生的事,以及事情结束以后的生活,他们只剩满心惶恐。

习惯了安稳的生活,谁又想继续以前朝不保夕的日子?

何况,大秦这些年的发展他们都看在眼里,其中许多人甚至亲身体验过那些新奇的东西。

他们一想到必须与大秦彻底敌对,必须回到以往逐水而居,为了生存耗尽全部心力的日子,就没有一个人不心慌的。

但等到百越尘埃落定,他们仍旧等来了大秦的兵马。

攻打百越的主将是李信,而攻打草原的主将,则是与匈奴相杀多年的,李牧。

李牧之名,就没有草原人不知道的。

他与匈奴之间赢多输少的战争,更是让匈奴与其他草原民族心生胆寒。

哪怕十几年过去,李牧与匈奴已经许久不曾交战,但……

当他们再次听到李牧大名之时,没有一个草原人不害怕。

何况不只是李牧。

李信回京不久,也成为了李牧的副将。

除了他,还有蒙家人。

草原至今不曾统一,兵力分散,想要将他们拿下,最重要的不是兵力多寡,而是后勤补给与方向。

山林多树木,不易辨别方向。

可草原太过空旷,连个参照物都找不到,同样不容易辨别方向。

但与山林不同的是,草原中没有瘴气这种让人防不胜防的危险,他们完全可以自己人为制造一些参照物出来。

而参照物的选择,也没什么难度。

正是之前在百越战争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热气球。

上天入海,这是人类有了智慧后就有的梦想。

入海已经通过轮船勉强达到,相里锋等人不可能没想过往天上发展。

他们从风筝上有了灵感,做出了滑翔翼。

但不行,那不是飞。

一群人鼓捣许久,倒是将飞机的雏形给设计了出来。

但,太危险了。

距离正式带人上天,显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也是因为这个,赵馨才会在百越战争之中提出用热气球放喇叭与发传单,而不是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