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抬头,突然就理解了赵馨的想法:“好,我这就传令下去,寿辰就该高高兴兴地过,今日宴席照旧!明日……”
明日再举办丧礼。
所有人在怔愣之后,没有任何异议地接受了这个安排。
宾朋满座,觥筹交错,四处皆是欢声笑语。
这一天,似乎每个人都贡献出了半辈子最感染人的笑容。
但繁华褪去,偌大一个咸阳宫内,却只剩一片死寂。
这皇宫太空,似乎说句话,都能传出回音。
但最可怕的是,嬴稷的死亡仿佛只是一个开始。
在他之后,与他同时代的文臣武将们,便像是约好了一样,决定追随带嬴稷而去。
短短两年时间,那些在战国时代闪耀的明星,如光一般迅速坠落。
先是浑身旧伤的王齮,于一场大病中离世;
再是威名赫赫的白起,在睡梦中长眠不起;
足智多谋的范睢在听闻白起长眠的消息后,从讲台上晕倒,就此驾鹤西去……
这些都是大秦的肱股之臣,盛年时为大秦打下大片基业,老去后仍在学校燃烧余烬为大秦培养出后继之士。
他们的光芒照耀过大秦的每一寸国土,他们的事迹刻进了史册,他们的大名必将流芳千古。
但对当世而言,他们每个人的离去,都是一个重大打击。
消极的情绪从嬴政为中心,经由围拢在他身边的文武百官,辐射向了秦王朝的每一个人。
整个秦王朝,都因为这些人的接连离世而变得低迷起来。
赵馨情绪也丧丧的。
她意识到了全国上下都被这种情绪笼罩着并不是件好事,却根本不知道该如何驱散。
哪怕作为源头的嬴政很快恢复,却也暂时拿这样的氛围毫无办法。
他难得有些后悔。
作为帝王,本就不该在太多人面前表露太多情绪,他却因为这些人的接连去世而失控,实在不像一个优秀帝王做的事。
但嬴政比赵馨好的地方在于,他有经验。
前世今生,他当了两辈子皇帝,怎可能被这种局面困住?
没多久,嬴政就想到了破局之法——
再生一个孩子。
面对死亡的阴影,最有效的驱散方式就是新生儿的出生。
而毫无疑问,文武百官与百姓们翘首以盼多年的,属于帝后的第二个孩子的出生,又是最有力的武器。
但没想到的是,一向以他为先的李翾选择了拒绝。
她给出的理由也很恰当:“小乔松已经足够优秀了,我们不需要生第二个孩子来与他争宠、争夺百姓的关注、甚至争夺皇位。”
“而且我的实验正进行到最关键的地方,不想将时间浪费在怀孕生子上面。”李翾认真地看着嬴政,“陛下,我并没有那么喜欢孩子。”
年少不知事的时候也许想过,要为未来夫婿生个七个八个孩子。
但当自己在鬼门关外走了一遭后,对第一个孩子毫无芥蒂的疼爱已经很难,更不要说再生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