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星正对着一堆公文和贾诩双双对坐,因为最近的粮食支出争执不休。堂下一堆都尉和管事面面相觑,不知道该不该打断两人。
整个郡守府被南星改成了所有人办公的地方。自从和氐族、南匈奴达成了“合作”后,整个边境都安定了不少。
南星就开始着手灾后重建。
统计伤亡人数,向朝廷申请赈灾粮草,安抚百姓,重新规划城镇等等事项,因为没有旧例可循,所以事事都要南星亲历亲为。
只有做了,才知道很多事情都不是想象中的样子。就拿城市规划来说,南星是打算参照后世洛阳城的规划模样设计的,将每个城市周边的村民集中在城市中生活,这样不仅可以集中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而且可以降低管理难度,防止“坚壁清野”的再度发生。都尉们和管事也都同意,但贾诩却直戳重点的问她,城市用水和人工材料从哪里来,农人种地怎么办?
对于根本没有实际经验的南星来说,这些问题几乎没法回答。里坊形式的城池里,每个小部分都有小型围墙保护,定时关门落锁,各家大门都开在坊内。可以说,这是兼具战争目的的,必要是时候甚至可以打巷战,对于常年征战的西北地区来说,是很合适的规划选择。
但后世规划洛阳城、大兴城、长安城时,都是建立在有河流经过城池上的。少河少雨的西北,要想将周边的村民和军队都集中在城市里,生活用水和污水排放就是问题。
最后,南星在军中工匠的建议下,和大家一起设计出了上下水系统。在城市的道路建设时,将路面挖成渠,用来排放污水。污水渠上加盖石板,作为路面。每坊挖水窖,用坎儿井的设计将周边的山泉水和喝水引进城市的水库中,然后再用陶制水管引入各坊的水窖中。
工人短时间内从南星原本的手下中征调,然后由他们带领农人和军士一起劳作,这样可以很快的得到大量的专业熟练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