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阴平郡虽人丁不旺,但投奔者众。其间必然又避祸士子或聪慧之人,只要稍加教导便可按章程做事。短则两三周,长则月余必然解燃眉之急。”戏志才浅笑着说出自己意见。
荀彧皱着眉头,赞同了戏志才的提议,“但是,当下我们也缺有能之人统筹管理,君此言只能解底层不足啊!”
“文若痴矣,管人便是有奖有罚。若是那些底层小吏中有能人,便是提拔上来又如何?若是做的不好,便按律法处置罢了。”郭嘉适时开口,“至于担心若后续有士子前来挤占官职,由郡守一同出题考教便是,自然不会有人不服。”他连后续空降的士子和原本的官吏怎么共处,换岗都想好了。
荀彧思索片刻,最终点头应了。然后转身向南星一行礼,示意自己没有事情后便退回同僚中。戏志才看到荀彧的态度后,也行礼退下了。
南星其实不是很满意现在的结果,虽然戏志才和郭嘉环环相扣的引在座的诸位入套,但是建立官府义务学堂的计划还是没有苗头。但是,事情繁多,现在也不是讨论这种事情的时候,于是南星按捺下自己的心思,主持起前几天就计划做的划分部门和建立各部门规章的事情来。
将现有的部门细分,组成以工程、监察官吏、农业人口、对外交流、通信、军队为主的六个部门,其中通信、军队、监察被南星直接掌控,戏忠、贾诩、荀彧、荀攸暂时分别承担其余部门的所有工作,大家商量着处理。在中层官吏提拔上来后,再按擅长的方面分配部门。
总之,在阴平郡建设完成之前,管理人员是不会变动了。
是夜。
好不容易将今天的工作做完,南星决定出来透透气。自从荀彧他们来了之后,南星的工作就清减了不少,现在也算是松了口气。
“果然改革还是要慢慢来啊。”也不知道在抱怨些什么,南星自言自语着。其实她知道,不破不立,只有在大战后民生凋敝之时,改革才能如此快速和顺利的推行下去。现在这话,不过是吐槽罢了。
“慢慢来你怕不是打算被李家吃了?”身后突然传来郭嘉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