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诗的格式有些奇怪,那个人称他为词。题目叫《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阮卿解释了句,清清嗓子,朗声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曹操眯眼听着,虽向前看,却又似透过林立的旗帜枪戟看到别的东西。天空湛蓝如洗,清风吹动,白云漂浮。

阮卿背完咽了口唾沫看向曹操。

“好!”曹操拍手大叫一声,又叹了口气,似叹息此人为何不在自己营中,又似赞叹此人才华,“这诗……词是谁写的?”

“一个……文人,有意思的很……卿见他的时候他一身皂袍,头发散乱,步履泥泞,手里拿着竹杖,煮着一壶茶。

他虽落魄,却笑的比谁都开朗,他说他不得势,他怨过,可最后还是把自己一腔抱负献于山水美景,以此来平复自己的愤怒。”

这就是阮卿眼里的苏轼。虽没有见过,但在这些词里一点点描绘出这个文人的轮廓。

“非心胸旷达之人写不出此词……这位先生叫什么名字?”曹操看向阮卿。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不过他已经不在了……”阮卿嘴角翘起温柔的弧度,感受着相隔千年的两个思想碰撞。

“可惜,可惜,可惜!”曹操连道三声可惜,痛惜无比,“若他在,必聘他来操处。”

“等安定下,慕尔将知道的子瞻先生的词都给操写来。”

“?”阮卿吃惊的看向曹操,只见曹操目光坚定,不容拒绝。

“好。”阮卿微笑。

要是苏轼知道自己的作品被曹操如此喜爱不知作何感想,二人若见了面,一定得醉饮三百杯,要是再加上李白这个酒仙,三个人要喝上三天三夜。

到了濮阳,吕布引兵迎敌,开场就大声吵吵谩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