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谈记得煤这种东西其实在汉代就有记载了,但具体到什么时候却不太清楚,现在看来要么是这个时空历史线的改变影响了很多,要么就是在汉武帝时期的确还没有开始用煤。

不管是哪一种,他先让人去找就对了。

刘谈记得在后世准格尔旗附近是有煤矿的,并且那里地质构造简单,煤埋藏浅,煤层厚,这几个特点加起来对于开采设备的汉代来说十分合适。

唯一的缺点就是,朔方城在后世的地图上大概是在乌拉特旗附近,距离准格尔旗还有个三百多公里。

再加上刘谈也不太确定煤炭的具体位置,只能先让人去找。

至于为什么要找紫红色的岩石,也是因为刘谈曾经听过一句顺口溜:前有红石岭,后有煤炭岩。

红石岭说的就是那种紫红色的岩石,只不过这种经验被证实的时候是在枣庄煤矿,那是在山东,距离北境国可太远了,也不知道这个经验能不能试用。

刘谈也知道想要辨别煤炭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植物化石来分辨,这样能够更准确一些。

可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这个时候对植物化石的概念不仅不深入,甚至可能都无法找到当地的植物化石。

最主要的是找到了也没用,刘谈只是知道这么个道理,他又不是学地质的,怎么可能懂得如何分辨?

现在唯一祈祷的就是准格尔旗那边的煤矿在汉代已经距离地表很近,毕竟地壳是时刻在运动的,在后世煤炭距离地表近,不代表现在也行。

刘谈让人做的莫名其妙的事情多了去了,大家听后也不是那么奇怪,反正兵士也的确没什么事情做,去找就找呗。

唯一不太适应的就是桑迁。

桑迁在来之前已经做好了跟匈奴作斗争的准备,在他的想象中到了朔方之后就应该积极备战,等到了冬天就来不及了。

可现在……他要带着人去找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