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来一回利润丰厚,但伴随着的也是无上的风险。
尤其是车师国的存在,那里是大汉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
但是车师国这个国家就特别的墙头草,大汉实力强盛态度强硬,他们就会对大汉的商队特别的和气,甚至到谄媚的地步。
可若是匈奴人态度强硬,他们就会听从匈奴人的话,不仅对大汉商人爱答不理,更过分地甚至还会拒绝让大汉商人入城。
车师国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如果不能入城补给的话,大部分商队是没办法坚持到下一个西域小国的。
更何况别的西域小国也更加听匈奴人的话,没看之前的大乌孙连大汉的公主都娶了,结果呢?还不是更偏向匈奴?
所以因为车师国的态度问题,导致大汉商人的行商路线特别的不稳定。
如果只是商人也便罢了,可问题是能够组织起商队的不仅仅是商人啊,更多的是贵族。
达官贵族一般不会自己经商,不过他们会让门人去经商,那些商队看上去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商队赚到的钱就跟他们很有关系了。
这让长安甚至整个大汉许多贵族都对车师国恨得牙痒痒。
所以乌师庐的死只是让大汉的百姓觉得出了口气,到了高层那里就开始担心匈奴人会不会因此反扑得厉害,他们并没有像百姓那么乐观,甚至桑弘羊都已经开始忧愁地在清点粮草了。
不过他没有上书责怪北境王,他儿子还在北境王手上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