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这个口气是一模一样的。

唯一的好处就是刘彻大概不会去查重。

刘彻看着刘谈一脸震惊的表情忍不住笑道:“怎么?不愿意?”

刘谈苦笑着说道:“倒也不是不愿意,只是这东西要写出来只怕要很久,毕竟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哪里有用说的来得快。”

刘彻一脸高深莫测:“看来你早就想过啊。”

刘谈摇头:“想到是没想过,但是北境国有经验嘛,总要未雨绸缪,将北境国的困难扩大一下基本上就是长安的困难了嘛。”

刘彻想了想似乎也是这个道理,而且他想的更多一点,让刘谈写的话,在写的时候他能够经过充分的思考,很多话或许就不会说出来,所有的表达都会趋向于保守,但如果是现场说的话,他反而会说的更大胆一些。

想到这里,刘彻干脆说道:“你跟朕来宣室。”

这么大的事情在岁羽殿商议不像那么回事,刘谈一听立刻脸色一垮。

刘彻看到他这个表情就想捏他的脸,宣室那是什么地方?大汉许多重要决策都是从那里做出来的,大家都以为小朝会才是大汉高层最精锐那批人的决策会议,实际上并不完全是,很多时候那些重要决策都是刘彻喊三公过去商议,然后才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