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谈说到科举的时候,桑弘羊和王卿两个人明显慌乱了一下:这就说完了?荫职那么庞大的体系,那么复杂的情况,这就……没了?

只是这两位养气功夫太好,他们这样的人讲究泰山崩于面前而不改颜色,所以从脸上看是看不出什么的。

然而这一次他们这种习惯简直是害惨了他们。

刘谈真的以为他们没有任何意见,于是又开始输出科举观点。

不过他说科举方面简单,那是真的简单,北境国都已经做出成效了,还有什么复杂的?

他想了想说道:“长安行科举唯一的问题在于,要不要在各郡县先进行考试?通过了郡县考试的才能参加长安的考试?”

刘彻果断说道:“郡县考试先行。”

刘谈心说,郡县没有教学的地方,考生必须是读过书的,这年头也只有家里有点底子的才能读书。

不过他没有提,什么都是一步一步来的,当百姓发现多了一条出路,那么他们就会对读书这件事情爆发极大的热情,人一读书就会摆脱愚昧,而朝廷一般不太希望全民摆脱郁闷,所以肯定要限制一下学习资源,怎么限制?当然是官办学校,然后卡一下入学资格,不是在官办学校毕业的没有资格考试。

这不就结了吗?

所以他一点也不担心这些问题,他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那进士要怎么安排?北境国是儿臣安排了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