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在他这一朝解决此事,他就是板上钉钉的千古一帝,注定要青史留名的。想到日后上天去,列祖列宗也定是要以自己为荣的。

仅仅是想象就让皇帝呼吸加速,把什么忌惮什么警惕都抛到脑后去。

第一季水稻成熟后,司农监报上的数据是亩产九百斤!

此时也不用皇帝力排众议,没有人会拦着良种推广。

整个朝堂都沸腾了!

看着贾赦的眼神一下就变得敬畏起来,贾赦每天沐浴在同僚膜拜的眼神中也是压力很大。这样的年代能大幅提高粮食产量是要被封神的。

百姓们不敢全部换成新稻,就试探着从户部领了一些种一两分的地。每人的产量都不是完全一样,但也比以前的水稻产量多多了。

虽然新稻味同嚼蜡,但好歹是能吃饱!种一半旧水稻一半新水稻,每年都能多留很多粮食。这样一来饥荒年也不怕,左右能吃饱饭。

不少百姓都自发为贾赦立生祠祭拜,贾赦也因此受到不少好处。就连水泽也被尊称农神娘娘,被人供奉。

在被人狂热追捧一段时间后,贾赦慢慢低调下来。只趁着空闲时写了本《水稻方》,详细记载了自己研发水稻的过程。

不少读书人都极为推崇贾赦,倒也掀起一阵农事狂潮。司农监的官员都把这本书奉为圭臬,仔细研究这其中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