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好像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往年殿试题是汗阿玛亲自出题的,天文、地理、典故、德行、民生、国计……

题干就已经很长了,还要审题,写文章,儿子们一个个都傻眼了。

翰林院的文士们只当有了新的机遇,盼着在此事出头,卯足了劲写出好文章来。

摆在以前,写的不如他们还能说一句“儿臣善武,不善于文”,现在却让他们没考过的回上书房继续念书。

这就很丢人了。

说不是为难他们都没人信。

有的人想到个法子,让人给自己代笔写文章,将近几年的考题都背下,结果真正考的时候,康熙又出了新的题目,仿佛早就知道他们在提起那备考题似的。

如此折腾了一通,儿子们给折腾够呛,一个个下朝回去后看书抱佛脚,研究汗阿玛近些年的治国之策,而文人学士又喜笑颜开。没差事在身的逃不过,有了差事在身的还能逃过一劫。

一时间,大家都争着为汗阿玛分忧。

康熙:朕不是折腾儿子的人。

他那叫君父之爱如山般厚重!

文章写得好,其中也不乏有翰林院学士因此而受到皇上赏识,他们还以为皇上是开恩提拔有才之士呢!

胤禔就是有差事在身逃过一劫的不用回去“补课”的,虽然文章写得不好丢人,还让太子压了一头,这让他将心里的不爽都发泄在了抄烟花柳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