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的风潮,对于文风的兴盛有积极作用,现在话本都能满大街都是,更何况在人们心目中更为正经的其他书籍与文章呢?
各地的印书坊数量增多,规模增大,这也是盛世来临的表现,私人书籍流通广泛,随之而来的是新的问题,又该如何监管这些书籍呢?
这些已经作为朝会内容,由朝臣提出摆在皇上御前商议了。
今日张廷玉便听见昔日同窗作了首诗,以抒发—腔被篇坑底的幽愤之情,那人善写文章,八股文写得也好,做出来的诗自然也极为精妙,就是这首七言律诗表达的意思让人想要笑:我竟掉入了—个坑底之中,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早知如此就是打死我也不看。事到如今,唯有拉别人来陪我—起幽怨,方能缓解我的寂寞心情。
听闻同窗发出的感叹,张廷玉哑然失笑。
“话本而已,用不着这样较真吧?”
同窗道:“你不懂,你要是去看了,你才会体会到我的感受。”
张廷玉摇摇头,心里并没有兴起想看话本的想法,他并不是跟风的人,比起话本,他看史书更多。
不过,最近宫廷之中养的戏人又排练出了新的戏曲,名叫《秦王绕柱》当真有意思。
西汉刘向写了《荆轲刺秦王》,主人翁是荆轲,写得是壮士英雄荆轲前去刺杀暴君的悲壮故事。
“图穷而匕首见!”
“秦王惊,绝袖拔剑,剑长……剑坚,故不可立拔起!”(1)
《荆轲刺秦王》之中所写的内容也被融入到了戏曲之中,那戏还蛮好听的。
“秦王还柱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