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小的真不曾存有害人之心。那郑家的藏书也真是御医从京中带来的,确实货真价实。不仅有医书,还有许多御藏孤本的手抄本……”
说到这里,这店家伙计忽然压低了声音:
“说是手抄本,其实好些就是真正的孤本,还有十几卷皇刻道藏,那时候朝廷乱得很……就是靖康之乱的前几年……否则郑老爷子也不会那么利落地告老还乡。
“除此之外,听说还有几张珍贵的药方,要不然也不会那么招人惦记……小的、小的之所以劝您和郑家做成这笔生意,并不是想祸水东引。姑娘,那人虽然厉害,但小的敢担保,他肯定不敢得罪姑娘的。”
裴湘心中一动。
——靖康之乱的前几年?不正是宋徽宗在位时期?皇刻道藏?
“那个逼迫郑家之人是谁?”
客栈伙计有些畏惧地答道:
“是本地青龙帮的副帮主,姓刘,小的也不清楚那位刘爷的真姓大名,只知道帮派里的好汉们都喊刘副帮主一声刘三爷。刘三爷使得一双铁笔,杀人不眨眼,还是青龙帮的军师,帮里的龙头大哥十分器重刘三爷。”
“刘三爷既是武林好汉,怎么会对一位老御医的藏书动了心思?”
客栈伙计为了让裴湘对郑家藏书多几分兴趣,不得不吐露实情:
“据说,郑老御医生前有一位姓黄的好友,两人相交莫逆。那位黄大人是个十分博学之人,文武双全,曾同郑老御医一起研究了好几个强身健体的药方,说是对习武之人的筋骨有些好处。那些药方,呃,就在郑家那一屋子的旧纸堆里藏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