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酒水上头的醉意,看客们的评价好许多:“好像有两把刷子。”

公孙二娘心里跟明镜似的。何止是有两把刷子。能转得这么快,能把伞和扇的位置摆得恰到好处,没个二三十年的刻苦训练是做不到的。可是哪个舞伎耗费了二三十年练功还能光彩夺目呢?于是近百年来公孙剑器的扇子舞逐步被废弃,恐怕只有苦练几十年的坊主大娘能有此功力。

由此观之,台上的少年是百年难得一见的舞林奇才,足以同初代公孙大娘、李十二娘比肩的绝世舞者。

公孙二娘斟酒的手颤了颤。这双伺候过无数酒客的老手,十五年来头一次颤。

因为二娘觉得她也是个百年不遇的奇才。她年轻时学舞就比大娘快。可偏偏大娘才是坊主,所有的要义都捏在大娘手里,大娘说什么也不肯教她,分明是嫉妒她的才能。

现在好了,有了台上少年,二娘便能绕过大娘,直接问鼎公孙剑器的不传之秘。

谢昀的拿手好活还没全用出来。

杜甫给的第三个红包还没拆。

杜甫看着谢昀舞出的前两式,十分满意,便用语音指挥第三式:“踮起脚尖,转个圈圈。朝天掷扇,再转一圈。好的,接!”

谢昀没接住。

圈圈转得太多,转得晕头转向。忽然说踮脚,谢昀就直接踮了脚,完全忘记了该用红包技能。没有红包加持,一踮就破功。崴了脚不说,还给掉下来的大扇子砸中头,直接躺舞台上歇菜。

全场一片冷寂。

紧接着看客们笑得喷酒喷饭:原本以为是个王者,结果到头竟然是个青铜!

连舞台两侧训练有素的春秋坊舞伎也忍不住纱巾捂脸莞尔。

谢昀那叫一个悔恨尴尬。尴尬到都不想从地上起来。而且他的脚很痛,头也很晕,想起都起不来。

李白发语音安慰他:“不要气馁。我送你一句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