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此来可有要事回禀?”

年羹尧将装兵符的匣子放在石桌上, 推向四爷:

“皇上,奴才这些年一直领兵在外,也没在爹娘身边尽孝。好在皇上如今控制得当, 局势已稳,奴才便想着辞去九门提督及步军统领一职, 在府里好好陪陪爹娘。”

此前九门提督与步军统领是两个职位,年羹尧是兼任的。

四爷脸沉了下来:

“阿么哈身体康健,朕还打算将他外派重新任用呢, 你尽哪门子的孝?你还不到四十五便想要致仕,想得倒是美!如果不耐烦在京里倒是可以将你外派,这些暂且收回去吧,眼下便是要换人也没有合适的人选,不为朕守江山,也得为弘智打算,他也需要你这嫡亲舅舅的帮助呢!”

四爷如何不明白,年羹尧这是怕自己担心他功高震主,主动退步呢。

年家父子几人除了老大不太熟外,都是聪明人,从瑾瑶被先帝封为贵妃时便能猜出先帝之意了。

之前四爷刚登基朝堂不稳方才没说致仕,直到如今能喘口气了方才交权,只从这一点就瞧得出来,年家果然是为他着想的。

否则换一般人,在他刚接皇位后便来请辞,那时便是有心要防备换人也不能换,时局不稳时就开始鸟尽弓藏,谁都知道不可取,那等于是在逼迫他。

反倒是年羹尧这般,在一切稳定后才提出,即显出他的真诚,又不叫他为难,叫他心里熨贴。

可他还真就相信他,相信他年家不会反。

年家反什么?

下任帝王是瑾瑶所生。弘智和他两个舅舅的感情非常好,便是将来登基了,年家的地位也不会改变,他起反心为了哪般?

如今已是最高民爵,世袭罔替的一等国公,还手握重权,他起反心难不成还打算换个皇帝能封王?或者说年家想当皇帝?

简直是笑话。

只凭年家兄弟的为人,及和瑾瑶之间的兄妹感情,他自然是信得过他们的,当年先帝都能信任他自己出银子养兵不怕他反,难不成他还不如先帝更信任他?

再说他的长子,打记事起便养在王府,是他亲自教养的,跟自己儿子一般,和弘智几兄弟跟亲兄弟似的,他想反他儿子都不会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