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中肯的评论。
尤其是见多识广的人,口味就变刁了,也不是啥美文都看的。
顾鲲一拍大腿:“那不就得了!没人买,不等于没人白看。之前日本人以销售为目的做不下去,不等于白送还做不下去!只是日本人不懂互联网思维,不懂新经济套路。他们玩不转的,到了我手上就可以玩转。”
顾鲲说着,沾了一点酒,在桌面上比划着指点江山:
“具体我们来算笔账,你们可以分析一下,那种影视作品,其实投资是很小的,就算完全不回本,只要算算拍摄成本,就能算出全部亏损额了。
这种展示肌肉健美的健美片,不用请明星,只要肌肉健硕就能出镜,所以比普通跑龙套的人片酬高几倍就行了,最多二三十万就能全部拿下。
最后就是场租道具灯光化妆拍摄耗材。室内戏这些都便宜。也就化妆师稍微要化妆水平好点,除掉拍摄耗材,算两万一部。
而耗材里最烧钱的胶卷,完全可以换成新技术,搞数码拍摄,到时候直接转dvd。如此一算,总成本不超过40万,我们完全赔得起。”
40万人民币,在96年拍一部电影,绝对是低成本了。
本来么,这种东西,最大的成本在发行销售环节,卖出去的销售额,其实只有极小一部分回到制片方手中,大部分都是被发行渠道和分销商分走了。毕竟这个行业有其特殊性,分销商风险也大,不提高分成谁给你卖这些。
但既然顾鲲选择双放手,不要钱随便别人拿他的东西去传播,发行成本跟他也就没关系了。
他就只是实打实亏本40万一部。
光索尼给他的软广代言费,就够他亏500部了。
只是,在顾鲲之前,没人想到这条花式亏钱的路子,所以他又喝到了本领域互联网新经济的第一口汤。
事实上,顾鲲想的道路,绝对是走得通的,因为后世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有类似的非营利性工作室,在做这事儿了,传播还很广泛,效果很好。
“这么一算,如果只是为了文化输出,少量赔钱,确实可以做得。”钱友谅等人被顾鲲一番账算得热血沸腾,都忍不住想为亚裔雄性正名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