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页

稀里哗啦一阵,当天的兰方日报最终居一共卖出了三万份,比平时的几千份多了四倍之多,超过了每户一份。

所有人都热切地开始了解补贴政策的细节。

……

兰方港西边不远的某个小渔村,曾经顾鲲重生之初故居所在地不远。

刘民一家以及他们家雇佣的船工水手、水手们的亲人,此刻也正围在一起,听广播看新闻,了解政策。

这个刘民,当然就是几年前顾鲲那个邻居了。正常情况下,他手下的人是不会凑这么齐的,主要是因为今天正好是船出海半个月后回航的日子,水手们的家人都担心,才会聚到船东这儿来接船。

这几年,刘民因为之前没搭上顾鲲这个通天梯,只能靠自己滚雪球,所以发展不快,三四年苦干剥削下来,家产也就勉强涨到百万令吉,船倒是又添置了一条,好歹可以双船配合拖网作业了。

按照惯例,回航日刘民会请所有水手的家人吃一顿便饭,算是渔家的礼数。

他们就是上岸了之后,刚好听到了广播、然后买了报纸来了解。

这几户水手里面,有几个就因为年轻人过去半个月都出海了、家里只有没文化的老人,封闭保守不敢信政府,所以没把家里的令吉换成人民币,如今损失不小,所以对这些政策当然是特别关心。

“阿大,你看看这报纸上说的,关于养老的补贴,究竟是怎么个办法?咱没文化也看不懂哇,你不在的日子,我跟你爸又怕政府是骗子,国家几次三番号召令吉换人民币,我们都没敢换,现在可如何是好,街面上拿令吉买东西,价钱都涨了三成了!钱不值钱了!”

问这话的,是刘民手下一位水手的母亲。

这种情况,在兰方其实还挺常见的,主要就是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稍微有点文化平时要拿主意,但因为出海半个月一个月没音信也很正常,家里只有老人的话,看谁都觉得是骗子,政府号召做什么都不响应,就错过了兑换期。

如果是家里有两个孩子的,一般工作上会错开,不会家里连续半个月没有年轻人,这种问题就不太明显。

那位水手也就是初中文化水平,粗通文字,听说了父母的麻烦后,连忙查看相关条款,然后居然就松了口气:

“报上有说呢,考虑到大量未兑换人民币的受损失者,都是信息闭塞的中老年人,且有相当一部分损失,是国民毕生积攒的养老金。所以顾鲲保障基金愿意对50岁以上的中老年受损失国民,进行统一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