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没有一点恭维,完全发自本心。

从智取黑山军,到制作新盐,到与徐州本土豪族的周旋,他实在无法想象,什么样的人物,能在头脑方面胜过殿下。

“在讨董这件事上,本王便不如奉孝。”凌寒完全本着客观的原则分析:“能从洛阳城内逃出,其后又大败黑山军,这两件事的确为本王挣了名声。可安定下来以后,董卓仍在洛阳城里作威作福,本王却毫无表示,世人会如何看待本王呢?”

他只想着不能去参与诸侯会盟,却疏忽了这件事,自己确实应当在名义上谴责西凉军。

反观郭嘉,非但预料到了这一点。从时间上看,陶谦接收到诏书的时间很可能晚于其他诸侯。这就意味着,郭嘉连自己会从常山前往徐州都猜到了。

前往徐州完全是个意外。凌寒以为更大的可能性是,郭嘉发给徐州和扬州的诏书都要晚于其他人。

“这封勤王诏书以本王的名义发布。换而言之,凡是前往酸枣县会盟的,皆是打着本王诏令的旗号。倘若讨贼功成,本王什么也没做,便能分去最大的一份功劳。若是失败,却与本王无关,是那些个诸侯作战不力。”

“此诏令于本王有益无害,于众诸侯却是有害无益,顶多是多了一个顺理成章的旗子。可是,纵然没有本王的旗子,他们也会自行伪造出一份。”

在原本的历史上,诸侯的的确确是这么做的。

杨真听了眉毛都揪到一起去了:“原来有这么复杂。”

随后,他又一次强调道:“不过也是,毕竟那位奉孝先生着实是个奇人,他做的事自然是有原因的。”

当初在洛阳城外的小镇,三言两语说得他冷汗直下,这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恐怕这辈子也忘不掉。

裴元绍忍不住道:“他到底是做了什么,让你这厢粗人都这么念念不忘?”

赵云和高览同样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