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
从董卓到曹操再到长沙王,对于贾诩来说,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每一次更换主公,都要面临一次风险。从这点来看,为长沙王做事要稍好一些。毕竟,他最有可能取得天下。
跟随长沙王来到扬州之后。
贾诩被赏赐了一座宅子。扬州近期并没有战事,故而他现在并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虽然只想当一名安安稳稳的打工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可为了自己的安稳,贾诩自然还是要去了解扬州的动向,尤其是与长沙王有关的动向。
书院一事,很快传到了贾诩的耳朵里。
“桓帝灵帝时期,之所以重用阉人,便是因为外戚与士大夫集团争相把持朝政,使得皇权逐渐衰落。”
“即使是桓帝与灵帝,当初若想要在民间修建书院,旨意虽能下达,却根本无法使下面的人遵旨施行。”
“如今,长沙王却是做到了。”
贾诩捧着一卷书,从书房走至院中的凉亭。
他细细地思索着,扬州此刻最大的变动。
“恰恰是因为战乱,殿下所做的事情,使得他无论在世家还是百姓当中,都拥有极大的威信,许多人对他有一种近乎狂热的崇拜。”
“兴办书院一事。本应最注重传统的大儒郑玄,非但没有带头上书反对,反而鼎力相助。四处游说不算,还写信给他的众多学生。”
“在这二人的全力而为之下,一件本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竟然就这么畅通无阻地在扬州各郡县顺利施行了。”
贾诩轻轻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