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是凌寒本人亲自上门去谈的。
他并没有要求他们出钱,只是说了自己最近打算尝试搞这件事看看效果,要求他们帮助自己宣传以便于工厂招工——即使是凌寒的大本营庐江,世家联合对于舆论的控制,仍然不逊色于官府。
可当世家们得知自己也可以出钱参与到这件事里之后,他们立刻纷纷表示愿意成为股东之一。
倒不是对于盈利抱有什么期望,而是觉得,如果能够借此给殿下卖个好,那便没有任何吝啬钱财的理由。
毕竟,这种机会并不太多。
世家的心思,凌寒自然心知肚明,这也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日后工厂的分红,会依照出资比例。
按照凌寒的计算,大概只需要用两年的时间,出售陶瓷的利润就可以赚回起始资金。
而在那之后,就将是纯粹的盈利了。
或许根本用不着三年,只要陶瓷厂开始稳定盈利,世家自然就能意识到投资工厂本身的巨大好处。
在陶瓷厂开始修建的半个月后,凌寒开始将视线瞄向其他工厂。
同样地,仍是由官府出资一半,世家出资另一半。
他并没有再拜访投资过陶瓷厂的世家,而是转向其他庐江以外的世家。
凌寒希望将尽可能多的世家网罗其中。
工厂虽然修建于庐江,出资的世家却可以囊括整个扬州。选择他们,也有利于之后将庐江郡的变革对外推广。
兴建工厂的这件事完全可以交给别人来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