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寒深知,自己是否登上城头,于将士们来说是截然不同的。

即使杀不了多少敌人,他也必须一直坚守在这城头上。

作者有话要说:没错,这是(1)。这场战争得写好几章……

其实丁宇这个人,好像跟下面的剧情放到一起看更合适,但是作者今天写不完了,就先到这里结束吧(捂脸)

第131章

距离琅琊北城墙数丈之外,曹操骑在一头高大的红色战马上。

他嘴唇微微抿起,双目紧紧地盯着前方,观察着攻城的战况,一刻也不想错过。

根据消息,此刻的琅琊城里,应当只有四万士兵。

可面对十八万大军,又经过了一上午的苦战,这些琅琊守军却没有显出丝毫的怯意。

曹操感到不能理解。

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场战斗,真的准备了很久。他不断潜移默化地告诉自己的士兵,使他们坚信——

西凉军昔日侵入洛阳,在皇城里犯下种种罪孽,不可能被长沙王所饶恕;青州兵曾经参与劫杀长沙王,害死他的爱将与心腹,又几乎逼死他本人,亦是足以死上千百回的罪行。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此战一旦失败,除非逃入荒山,否则天下决没有他们的容身之所。

不胜则亡。

这种全体抱着必死之心而战的军队,理当是最强的。

曹操一直对此坚信不疑,破釜沉舟,死地而战,本就被公认为最强的意志。

可是今天,他发现自己似乎错了。

不看城墙,不看士兵本身的战力,单单论战意,论士气,抱着必死之心作战的士兵,仍然不是最强大的。

至少对面的琅琊守军,就明显更胜一筹。

曹操亲眼看着琅琊城头的某个守军,分明已经被流矢射中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