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不是让习惯了大方过日子的冯明珠不自在吗。
毕竟门户不同,注定会有摩擦的。在季言之看来,最有效避免习惯不同带来的摩擦,便是提高自身家庭的生活质量,哪怕从一开始,冯明珠就没有嫌弃他家庭条件的意思。
季言之很快到了村里正家,就那么巧,季大伯也在那儿,倒省了季言之又去找大伯的功夫。于是季言之很干脆,也没藏着掖着,直截了当的说了要建新房子,重修祠堂开族学的事情。
季大伯和村里正都听得一脸认真,末了季大伯说:“大郎写信回家告之被官老爷看重招为女婿,我就问过老二,要不要另起房子。谁知道老二一口回绝,说是大郎继续读书,以后再考进士的话,花费更多,所以就把大郎随信带回来的银子,都存了起来。”
“当时大伯也没多想,觉得老二说得也是一个理儿,就没多劝老二。如今倒委屈了大郎和大郎媳妇。”
“大伯这话严重了。”季言之微笑的道:“侄儿家另起新房子只是小事,重要的是重修祠堂开族学。侄儿希望,季家村除去侄儿之外,未来会有更多的人,靠着读书出人头地,光耀门楣。”
村里正一个劲儿的点头:“对对对,大郎说得在理。只是这钱……”
既然季言之都主动开口了,自然这钱是季言之出。
季言之直接掏出一千两的银票,交给了大伯。那是他自个儿的,不过明面上季言之却说这是冯明珠的嫁妆。
“一千两修葺祠堂开族学,再顺带为侄儿家另起一幢新房子,应该够了吧。”季言之没有理会大伯、村里正复杂的眼神,笑眯眯的问。
——够啊,怎么不够!
就是侄儿这个举动,怎么有吃软饭吃得理所应当的感觉。
大伯眼神复杂的收下银子,叹息的道:“大郎,你且懂得自审,不要学那抛弃糟糠妻另娶,或者三妻四妾的做派。”
村里正附和点头:“大郎大伯说得对。”
季言之抽抽嘴巴,郑重其事的道:“侄儿知晓,定会永远不忘大伯、叔伯的教诲。”
第384章 被妖怪执意报恩的书生(11)
出了村里正家, 季言之又去了一趟季小叔家。只稍坐了一会儿,季言之便离开回到了家。这个时候, 季阿爹已经得到消息,从地里赶了回来。不过由于唯一的儿子不在,老实巴交又固执的季阿爹‘躲’在堆放杂物的东厢房敲敲打打。
季言之:“……爹,你在干嘛?”
“修理东西。”季老爹简洁明了的回答了一句。
季言之没话说了,转而就进了正房。正房加上左右耳房,只有三间。冯明珠正待在耳房里,神色有些哭笑不得。
“只有你在?”
季言之有些诧异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