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娘娘没了,往来的除了那些老亲古旧之外,也有一些京中的官员,可是还真没接待过大理寺的官差。

官差们一个一个看着都挺严肃,人家也不喝茶,直说要找那位衔玉而生的宝二爷问话。

众人一听,宝二爷病着呢,他现在除了请安问好,大概别的什么都不大会,怎么问话?

老爷又不在家,琏二爷如今在户部当着值,也不大在家,只好赶紧禀告给夫人和老太太了。

王夫人和贾母都很是纳闷,从来没有跟大理寺的人有过什么交道,毕竟到了大理寺的案子那都是大案子。平时到了大理寺的案子她们也不敢插手,今日为何上门呢?

宝玉如今痴傻,叫琏二爷的人还没回来,贾母不放心宝玉自己出来,只好跟着出来了。

大理寺的官差也没想到宝玉这个状态,简单的把事情一说,贾母听了就是一晃……

王夫人本是在帘子后头,如今听官差一说,居然是玉的事情,也是眼前一黑。

她如何也想不到这个事情会有暴露的一天,而且居然还惊动了大理寺!

王夫人也顾不得别的了,赶紧走了出来,怒道:“简直一派胡言!哪里来的骗子,胡乱攀扯!宝玉的玉乃是胎里带来的,这谁不知道?”

官差想着,这里毕竟是国公府,不敢造次,只好脾气的说:“这位夫人不必动怒,我们也是奉命办差,并无恶意。只因有一个癞头和尚说多年前卖给贵府上一块玉,后来也因为这玉来过贵府。

又说近日那玉丢了,也是他们设的圈套,只等着这几天就上门还玉,就能得一大笔赏银呢。”

王夫人脸色煞白,手指都在微微颤动,说道:“没有的事,定是那和尚怕受大刑,胡乱攀扯。你们可不要诬赖好人!那等居心叵测之人要污损我荣国府名声,我们老爷定是不饶的。”

贾母刚一听说那玉居然是买的,就有点受不住。如今听王夫人这样信誓旦旦,心里才慢慢的缓过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