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这……

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但实行起来千难万难啊!

守着天下最好的药房不假,但里面的并不是随意可取。优秀的同仁不少, 大多,哦不,应该说个个敝帚自珍。若找不到合适的传人, 宁可把一身所学带到棺材里,也绝不轻易外传。

便交流,也是浅尝则止。

精诚合作?

呵呵!

同仁也是对手,都想掏干净对手的兜底子, 谁还愿意资敌来着?

这期间的许多弯弯绕绕,几位太医没有明说。但宁楚格自己也是个留一手的存在啊!这么些年,她可以眼睛都不眨一下地,把一应菜谱、茶方等拿出去。交由内务府批量生产,为朝廷创收做贡献。

但可以强身健体的药浴一直没有批量生产,食修法门更是连阿玛、额娘都瞒得死死的。

为了不至于露馅,她都没说踅摸个徒弟,将食修一道传承下去。

所以,这个事儿光倡导、提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宁楚格托腮:“还得有一套看得见、摸得着的奖励措施。才能更激励人心,让更多人的想法转变过来。朝廷除了奖励其成果外,也得在研发的过程中就给予高度的肯定与支持。经济上的、名誉上的。有突出贡献的,还可以破格授予爵位,实现阶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