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多谢张教主相助,先师圆寂前,再三叮嘱我等要以大局为重,如今明教立志驱除鞑虏、光复汉室,我峨眉派不才,也愿意略尽些绵薄之力。 ”
这是明确提出要结盟的意思了,张无忌自然不会拒绝,点点头微笑道:
“周掌门大义,如此甚好。”
宋青书看了眼路小满,虽有些不情愿,但还是撇撇嘴站出来表态:
“张教主,太师父一直很挂念你,你若带领明教走上正途、为天下百姓谋利,他老人家定会支持你的。”
这是说武当也同意加入的意思了,但宋青书并没有称呼张无忌为“师弟”,而是客气又疏离地叫他“张教主”,也是表明不乐意跟张无忌太过攀亲带故。杨逍似乎听出了他话中的含义,但他不仅没有顺着宋青书,反倒哪壶不开提哪壶般地说:
“是了,咱们明教同武当派、峨眉派,虽然偶有摩擦,实则亲如一家,便应当同力协契、共御外敌,这才是好亲人、好兄弟。”
宋青书的表情一下子像吞了苍蝇般难受,杨逍说这话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瞧瞧明教这些年来做过的缺德事:远的有杨逍比武气死灭绝师太的师兄孤鸿子、夺倚天剑再丢弃、近的有他强行插足纪晓芙与殷梨亭的婚事、还有殷素素打伤俞岱岩致其终身残废、事情败露后张翠山被正道人士逼死,她也随之自尽等等。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可以说是皆由明教而起,但杨逍有句话也没说错,由于上一代的恩怨情仇,明教、武当和峨眉三者之间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说是沾亲带故也不为过。
宋青书不说话了,好歹是“自己人”,也不能就这么看着他被欺负了去,路小满斟酌着开口道:
“古人云: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往事不必再提。今后我们有了共同的目标,正如杨左使所言,只要大伙儿同心协力,劲往一处使,抗元大业定能如这入海之船一般,乘风破浪、高歌猛进。”
“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