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些人的热情,邕王表现得颇为矜持,只是轻轻地点头致意。
但即使是这样,被回复的官员也是一脸的喜不自胜。
“谄媚小人!”
有人上赶着讨好,也有人冷眼旁观,对这些随风倒的墙头草不屑一顾。
但不屑归不屑,即使是那些对邕王没有什么好感的官员,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
将来继承大统的,恐怕就是这位邕王了。
自从赵开益听从大臣们的劝谏,决定过继宗嗣后,满朝文武的目光就聚焦于两个人身上。
邕王,和兖王。
虽然大周宗嗣无数,但真正有竞争储位能力的,也就是这两位王爷罢了,至于其他人,能坐上储位的概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兖王虽然颇有精明强干的美称,不过与之伴随的,还有暴躁残忍之名。
这使得百官们有些担心,如果推兖王上位,会不会早就一位独揽大权的暴君。
相比之下,邕王就顺眼多了。
虽然没什么功绩,也没显露出什么能力来,但他安分守己,正合百官的胃口。
特别是在朝堂中占据主要话语权的文官们,尤其看好这位邕王殿下。
试想一下,要是把这样一位“无为”的王爷推为储君,日后他继位后就可以将权力交托百官,自己垂拱而治。
这就是文官们心目中的盛世啊!
文官们在朝中话语权之大,连赵开益也不敢轻忽。有了文官们的支持,邕王很快就在储位之争中占据了上风。
不过兖王也不是坐以待毙之人,他联络上了武将和勋贵之家,并承诺自己继位之后,一定大幅提高武官的地位。
如此许诺,必定会招致文官的弹劾,但也为兖王稳固了一片基本盘,兖王靠着这些武人的权势,倒也不是没有反抗之力。
围绕着储位的明争暗斗已经开展了一年多,兖王渐渐显露颓势,而邕王则逐渐获得更多支持。
但决定两人成败的,还是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