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海天(二合一)

令汴京城寒冷透骨的冬日,在南国却完全显现不出威力,浩瀚无波的大海上,殷若虚弯腰穿过低矮的舱门,从船舱里走了出来。

清新的海风吹散了身周来自于舱底的混浊空气,海天之间耀眼炫目的光线,让习惯了舱中黑暗的殷若虚,在一瞬间闭上了眼睛。

不过他很快又将眼皮张开,眺望向远方的海面。

海面上反射着阳光,海天一色,都是澄蓝澄蓝的,还泛着宝石一般的透明光泽。

甲板上,十几个肤色黝黑的水手聚集着,身材魁梧的李大有也在其中,他们正一齐仰着头,看着桅杆的顶部。

殷若虚的视线也随之投了过去,那是一个瘦小如猴的瞭望手,他爬上了桅杆,正在眺望船头所对的方向。

过了半刻,那瞭望手低下头,拖长了音调朝下喊着:“看到啦!是海门港!”

“黄猴,到底看清楚了没有?”底下的李大有不放心地高喊着。

“看清楚啦!就是海门港!”黄猴说完,真就像猴子一般,三两下从五六丈高的桅杆顶上翻了下来,轻飘飘地落在了甲板上,末了还拍拍手,得意洋洋地看向众人。

“少爷,前面就是海门镇了!”高大威猛的李大有回过头来,对殷若虚道。

殷若虚长吁了一口气,几步冲到船头,瞪圆了眼睛望着前路,虽仍然只能看到一望无际的碧涛,但心中已然充满了期许。

一年前,在汴京,殷若虚受了盛长桢的鼓动,毅然决然地南下,来到了交趾,来到了海门的新港口,投身他最热爱的航海事业。

海门在过去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港口,殷若虚以前管着殷家船队时,就曾经来过海门,也和交趾的商人打过交道,知道一些交趾国的风土人情。

不过殷若虚印象里的海门,与他再次到来后所看见的景象完全不同。

在大周治下,新开的海门港,如同一个大工地一般,到处都是雨后的泥泞,满眼都是正在兴建的建筑。

虽然盛长桢打下交趾之后并没有久留,但就这几个月时间里,他已经把海门港的架子基本搭好了,还留下了左刚监督工程进度,并嘱托驻军于此的包景年从旁协助。

工匠是广西道调来的,劳力则来源于交趾俘虏,蛮部为表忠心,也派一些人来协助,还为工地供应了一部分的粮食。

就这样,在殷若虚从汴京来到海门时,海门已经初步具有了一个大海港的雏形。

其实在大周沿海,称得上大海港乃至超大海港都有不少,海门港和它们比起来,只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幼儿罢了。

殷若虚最看重的,是在海门港能够避开海禁政策,合理合法地进行海上贸易。

虽然要向当地驻军缴纳一定比例的商税,但这点钱在殷若虚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

殷若虚曾经管理着规模庞大的殷家船队数年,他太了解海贸的暴利了,来回一趟,少说也是数倍的利润,相比起来,那十分之一的商税又算得来什么?

交了商税之后,就意味着大周朝廷认可他们此行出海的合法性,殷若虚再不必躲躲藏藏了,可以光明正大的扬帆远航。

而且,船队也不用再忍受海上倭人的盘剥,又少了一份花销。甚至在受到倭寇袭扰之时,出海的商船还可以寻求交趾驻军的帮助。

要知道,红河水战之后,周军可是缴获了几十艘交趾水师的战船,这些船盛长桢一艘不落全留给了包景年,并让包景年以此为基础,扩建出一支水军来。

盛长桢深知,大海绝不是和平的代名词,要想无所顾忌地开展海贸,就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驻扎在海门港水师,有大小战船数十艘,战兵近千,这还远远达不到盛长桢的预期,也就能保障一下海门港周边海域的治安,短期内算是勉强够用。

等到海禁彻底放开,盛长桢还会不遗余力地造战船,练海军,将大周海军打造成所向披靡的海上霸主。

其实盛长桢心里属意的海军统帅,是殷若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