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种家常关系扯了半个多时辰的闲话,宋嘉书和耿氏觉得也差不多了。只是年氏的神色是一种从一而终的淡淡疲倦,所以也搞不清她是不是想送客。

不多时,年氏让人上了酸梅汤:“今日刚煮的,你们尝尝。”她先轻轻啜饮了一口:“只是我爱吃极酸的,你们怕是吃不惯。”

旁边的丫鬟就捧上两个水晶小盏,里头都是白花花的糖粉。耿氏爱吃甜的,舀了两勺进去,宋嘉书倒是更愿意吃偏酸口味的,就放了一小勺。

果然自己现煮的酸梅汤,清凉醇厚味道鲜浓,跟凝心院素日用酸梅粉泡出来的天差地别。这酸梅汤里甚至还带了一股淡淡的花香,入口更加香醇。

年氏慢慢喝了半盏,精神反而比之前好点了。

她擦了擦淡色的嘴唇,望着杯盏:“我院里这些日子试了好多种酸梅汤的方子,这是煮出来最好喝的一回。”

年氏看向寿嬷嬷:“去前院问问,明儿谁往圆明园去,给四爷和三位阿哥们都送些去,免得中了暑气。”

然后又对宋嘉书和耿氏道:“都是用极干净的纱布包好的一份份的料子,加水煮好便能用,并不费事的,你们也都带些回去喝吧。”

宋嘉书觉得确实好喝,表示感谢然后就收下了。

耿氏看她应了才跟着收下。

年侧福晋笑了笑,抬手揉了揉额角。

两人立马收到信号,起身告退,如同开完家长会,孩子没有被点名批评的的家长似的,松了口气。

耿氏一回凝心院就笑了:“姐姐真是不见外,还当真拿了年侧福晋的酸梅汤。”身后白宁和青草,一人捧着一个大盒子。

打开来,里面是雪白的绢纱包着的一份份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