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豆腐球在汤匙中震动不停,一看就不像是实心的,可别闹出大老外吃灌汤包的笑话来,那可就有损‘于大爷’的威名了。
果然,豆腐球被咬开一个小口后,便有汤汁涌出。不过并非是像灌汤包那样一下子就全部涌出来,而是汩汩缓出、细水长流,于老师甚至看到在流动的汤汁中有碧色光点闪耀,不由心中大奇,这是什么?
凭一名老饕的经验很快分辨出这汤汁并不是很烫,于老师接住汤汁轻轻一吸。
唔,真是太鲜美了,春季刚摘下的嫩笋与火腿的鲜咸香气彼此交融,质地优良的豆腐更是为美味增加了足够的层次感……
还有那些碧色的光点,其实是被切成极细极碎的笋尖,已经在豆腐球内饱吸汤汁,然后被加热蒸至半熟,还保留了部分自然生鲜的味道。
这汤汁……于老师好奇地将豆腐球咬开,将其展现在众人面前。
原来这豆腐球不是完全雕空的,而是周栋用极为高明的雕功在豆腐内掏出了一条宛如九曲黄河的内部‘管路’,这样一来既保证了豆腐球中汤汁的存量,又不会因为过度雕空导致豆腐球容易破碎。
“什么是专业,这才是专业啊!”
黄老师叹息一声,也学着于老师首先吸食汤汁,然后将豆腐球一下塞进口中。
这个在火腿中蒸制过的豆腐球的味道简直绝了,它被周栋塞进孔洞后,外有火腿相浸、内有汤汁鼓荡,内外交侵之下早就吸满了汤汁的鲜味和火腿特有的熏制香气,再加上豆腐球本身的豆香最能与荤味相合,在妙到毫巅的火候掌控下,这个豆腐球居然有三三见九,有了九变之味。
随着豆腐在舌尖化开,一层层香气轮番轰炸着众人的味蕾,就算最挑剔的食客也只能发出满足的‘欲仙欲死’声。
二十四个豆腐球在嘉宾的争抢中先后入腹,立即有二十四道月光透过‘桥孔’,在‘水面’上映出一轮轮的月影。
二十四桥明月夜,原来是要靠吃货们共同努力才能得见真容的!
这才是真正的华夏摆盘,不仅好看、而且足够美味!
周栋没吹牛,盘中所见景物,无不可入口。程钰琪最是机伶,一筷子就将那朵白莲夹起,塞进口中一阵猛嚼:“好好吃啊,这是萝卜?又脆又甜!”
“是最鲜脆的白萝卜,取萝卜芯雕刻而成,而且这朵白莲里我刻了十三道孔路,每一路都用注射器加了野蜂蜜进去。”
周栋笑道:“这次要感谢剧组了,厨房里准备的蜂蜜果然也是原生态的,是最上等的野蜂蜜,一定是在凤栖村老黑子那里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