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阿婆教了我许多以前从不知道的知识,她说这是成为女人的标志,我应该为此感到开心。
***
初二,我搬去了三层,八班从停车场旁的双层楼搬到操场另一侧的又一栋遗世独立的教学楼,与我隔得更远了,不仅如此,那栋教学楼下甚至有专属的停车棚。这样一来,能遇见张坎的机会几乎为零。于是,学校的集体活动成为我看到他的唯一希望,可在人群中找到他并非易事,我只成功过两次,一次是年级大会,一次是运动会,他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时。
我记得,初二那年的运动会,是学校最正式、规模最大的运动会,因为柳镇一中的操场在施工,那年运动会是在柳镇二中举办的。柳镇二中的操场比一中大很多,学校可能是出于“既然已经借了场地,不如干脆搞届大的”心态。
那年光是田径项目,就有6个:男子组1500米、800米、400米、100米、50米,女子组1000米、800米、400米、200米、50米以及男女4人接力赛。
举办运动会的当天,学校算自由活动,你来不来,老师都不会管。初一那年,我没有参加。但今年,当看到参赛人员名单中有张坎时,我决定放下习题去二中。
运动会这天,二中门口立了块牌子;热烈庆祝柳镇一中第35届运动在我校盛大举办。上面还画了个箭头,指明操场的方向。
我记得,那天是个艳阳天,太阳很大,仿佛要将二中的塑胶操场烤化。跑道上,穿着校服的志愿者在做最后检查,跑道边的最佳观赏区留给校领导,摆了一排桌椅,桌面铺上红布,每个位置前有张席卡和一瓶水。观众席的座位分三块区域,均匀分布在操场东侧,每块区域共四排座椅。我去的晚,只剩最后一排最角落的位置空着。我落座后,身旁一个短发女生热情地凑上前,问:“你是初几的?”
“初二。”
她笑着说:“我初一的,那得叫你学姐啦。”
她笑起来很好看,眼睛像月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