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年来,吐蕃也没怎么消停过,可惜的是,李治虽说有心,但他在朝中威望不足,自然不能随便下决定。

不管是打哪里,后勤都很重要,总不能让将士连肚子都填不饱就去打仗。所以不管是为了民间保持稳定,还是为了长远的未来,耕地都是不容有失的。

“只怕他们不会这么轻易罢休!”李治喝了一口茶汤,眼睛微微眯了起来,然后说道。

李悦却是捧着一杯蔗浆,也不喝,只是说道:“丝绸产量不能随便增加,那就增加质量好了!”

如今的纺织技术虽说已经很强了,像是后世常有人说如今的纺织技术如何如何,比如出土的丝绸如何轻薄,一件衣服不足50克云云,李悦还记得上学时候历史书上说唐朝某位宰相穿了20多层衣服,还能看到身上的痣。

但是丝绸做得轻薄也未必都是纺织技术的问题,也有可能是现在的蚕丝纤维本来就比后来的纤细。

实际上纺织技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已经是宋朝以后的事情了,像是后来的刻丝,云锦,在技术上绝对是达到了某种巅峰。而唐朝这会儿,还是差了点意思。

别的李悦搞不清楚,但是云锦的纺织机李悦还真的见过,后世他去金陵旅游的时候参观过江南织造府,看到了那个足有一个屋子大的纺织机,云锦的纺织技术复原出来之后,他还见过云锦的纺织演示,回去之后还专门查了相关的资料,虽说如今有些细节方面记得不是特别清楚,但是造出来看看,也就知道哪里有问题了,而这个,倒是可以拿出来震惊那些世家一波。

云锦一年都织不出多少,就算也需要高档的蚕丝,但是需要的也就是那么多了,所以,不会倒逼山东江南那边大肆养蚕,这就足够了。

“其实最好还是想办法提升粮食的产量!”李悦说着便感叹起来,粮食卖不出价钱,经济作物才挣钱,土地兼并又是很难避免的事情,所以,那些大地主为了更高的利润,自然会大肆种植经济作物,横竖怎么着也饿不到他们,最后倒霉的还是底层的小民。

对于这一点,无论是李治还是武皇后其实都明白,但是精耕细作这么多年,粮食产量其实已经固定了,再怎么折腾也上不去。李悦上辈子学的也不是农学,就算是知道杂交水稻,但是隔行如隔山,对于这玩意怎么杂交,李悦就两眼一抹黑了。不过,李悦倒是隐约记得,似乎唐朝的时候,南方已经开始引进占城稻了。

想到这里,李悦不免询问了起来。

结果李治一脸茫然:“占城稻?”

李悦回忆了一下,同样有些不确定地说道:“我也是听岭南那边来的商人说的,说是安南那边一个叫做占城的地方,出产一种早稻,好像成熟期比较短,产量也不错,安南那边可以一年两熟,甚至条件允许的话,还能三熟。”

李治一听便上心了,现在大唐还只是一年种一季粮食,在小麦或者是稻米收割之后一般就只能荒着,而若是能一年两熟,那也就是粮食产量能翻一番,就算是翻不了一番,一亩地多收一石粮食,那也是赚的,所以这件事还真是要上心了。

李治很快下了决心,准备让岭南那边去打听占城稻的消息。如今岭南其实还掌握在冯家人手里,好在冯家还算是安份,或者说冯家在岭南也不是一言堂,那边本来就有许多土人,冯家无非就是借着朝廷的任命占了个正统而已。他们若是有别的心思,朝廷派几个说客,就能鼓动那些土人跟冯家对着干。再说了,自从大唐掌握了制糖技术,岭南对于大唐来说就不再只是流放犯人的地方了,那里就是聚宝盆。因此,这些年,朝廷也在往岭南掺沙子,免得岭南那边割据,大唐少一大财路。

岭南与安南那边接壤,他们那边派人过去轻车熟路,还能减少水土不服,降低瘴气的影响,毕竟岭南自个环境也差不多。

“若是真有此事,十五郎,你就又为大唐立下一功了!可惜你爵位已经到顶了,朕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封赏你了!”李治说得很是真心实意,他这会儿是真的有些遗憾,李悦名义上不是自己的儿子,如果是的话,他倒是个做太子的好人选。

李治说者无心,李悦却是吓了一跳,妈耶,不带这样的,就算是对历史不太了解,但搞到封无可封的就那几个人,有哪个有好下场了,接下来,自己是收着点,还是多找一些利益同盟呢?或者自己该找好退路,实在不行就跑西域去自己折腾?

第56章

李治对于李悦明显的偏袒已经让朝臣麻木了,有的人能够理解,毕竟,李悦一个先帝的遗腹子,对于李治来说,其实就跟自个儿子年纪差不多,对自己丝毫没有威胁不说,还能够作为他善待兄弟的牌面,再说了,李悦还很能干,封地被打理得红红火火,还给皇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这种兄弟,放在谁家大家都喜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