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蒙原本到了泉州之后,还想要好好施展一下手脚,看看能不能搞点政绩出来,结果这边民风算不得淳朴,交通不便,你这边征发一下徭役,下面说不得就能闹出点乱子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柳蒙不过是挣扎了大半年,就干脆放弃了。老老实实做一条咸鱼吧,不功不过就行!

而这次朝廷居然往闽越派了个藩王过来,直接统辖了闽越四州,又选了泉州作为闽王府所在,柳蒙费了不少力气,才打听到了关于这位新鲜出炉的闽王的消息,然后,他就兴奋起来了。

这位闽王俨然不是什么寻常藩王,与他那些要么逗比,要么奢靡,要么糊涂的兄弟不同,这位是个肯干事,还能干事的,也难怪圣人给了他开府建牙的权力。若是他能够将泉州变得更上一层楼,岂不是自个也能鸡犬升天?他要求不高,平调到岭南之外做个刺史就行,就算不能做刺史,稍微降个半级,自己也能接受啊!因此,等到闽王府的先头人员到达之后,柳蒙就殷勤备至起来。

不管闽王府这边想要什么,柳蒙这边只要能配合的,都极力配合,尤其看着闽王府的人俨然一副大干一场的模样,柳蒙也跟着心潮澎湃起来,他倒不是也想要跟着干,他就是觉得有了盼头。

等到李悦到达了泉州之后,柳蒙立马就召集了泉州这边的属官上门拜访了,其实李悦来的时候,他就应该来迎接的,可是,李悦又没有提前说到达时间,泉州这边各个县令想要都召集起来,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主要还是交通不方便,因此,只好等到确定李悦到了,又暂时住进了官邸之后,他才带着下属上门求见。

李悦也没有拿乔,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官员虽说不是他来任免,但是也算得上是他的属下了,因此,李悦还是表现得比较客气的,当然,他也在观察,以前宁州那边的官员什么德性,反正跟李悦关系不大,所以,李悦也懒得理会,但是闵地这边的官员,要是不是什么靠谱的货色,那么,李悦就得斟酌一番了,别搞到自个在这边辛辛苦苦搞基建,拉着越人脱贫致富,结果回过头来,一帮子官员在拖后腿,弄得下面民不聊生,都要直接造反了,那岂不是太可悲了点?

这些官员来拜访李悦的时候其实都有些战战兢兢,老李家的藩王名声好的其实很少,真正会保持好名声的一般都不会跑封地上来,到封地上就意味着皇权与自己再也没了任何关系,所以,一个个在封地可劲蹦跶,虽说很少有在作死的边缘反复横跳的,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不是什么好货色,作为宗室,他们需要畏惧的东西很少,朝廷对他们的要求就是,只要不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其他的事情,只要能糊弄过去,朝廷就睁只眼闭只眼。像是滕王李元婴,他在自个的封地搞了个滕王阁出来,虽说因为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传千古了。但是在这个年代,想要建立这样一座高楼,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何况,王勃所说的这个滕王阁,已经是他修建的第三座了,不说需要耗费的各种材料,光是劳力,就不知道有多少,滕王阁建立过程中,李元婴可没耗费多少钱财,相反,他借着修建滕王阁的机会,大肆盘剥百姓,强令他们服劳役,三座滕王阁,不知道多少百姓因为劳累过甚死在建设过程中。而最终呢,李元婴几乎就没付出什么代价。就像是李治对待李悦这个名义上的幼弟一样,李世民因为之前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缘故,对于李元婴这个幼弟也非常宠爱,李元婴几度改换封地,不知道造了多少孽,结果最终多半是罚酒三杯,最严重的惩罚也就是削了两百户食邑,一直到李治登基,这位也没消停过。

李元婴算是典型,其他那些也没好到哪儿去,总之,但凡是有点底气的藩王,到了地方上,多半是祸害。

柳蒙对李悦也就是道听途说,搞不清楚李悦到底是个什么作风,不过终究他也算是见过世面的,因此,在李悦这边还算是镇定,下面那些县令在面对李悦的时候就有些紧张了,他们多半没什么背景,要不然也不至于落到泉州这边来做县令,如此,在面对李悦的时候,自然没什么底气。

虽说李悦这边修建王府什么的,都是花钱征召的劳力,但是在他们朴素的观点里头,哪有王爷这样花钱的,只怕这些钱最后还要摊派到他们头上,因此,一个个心里头都在琢磨,万一李悦开口要钱,他们要怎么哭穷!没错,就是哭穷,这些官员自个都没捞到什么钱,更别说是给李悦了。泉州或者说是岭南这边又不比中原,那边百姓忍耐力很强,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们是不会反抗的,而岭南这边民风彪悍,山下的人跟山上的越人很多都有联系,你这边惹得他们不爽了,他们说不定回过头来,就去山里找了人闹上一场,岭南这边不是没出过越人攻打县城甚至是攻入县衙的事情,朝廷出兵镇压,固然涉事的越人讨不了好,引发民变的官员更是捞不着好。